“嫌犯抓到了吗?”
“您是说哪一个?”
“在这里每天都有好几起案子发生,你一个都抓不到?”
“抓到了一些,但是也没有公开。这些人好不容易才愿意开口,现在把他们送走,那一切就白费了。”
“听起来我是做的多余的事。那你们继续吧!”
全民听讲座已经有一个月了,来演讲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毕竟工作量大,工作环境也不好,如果总是那么几个人站在台上,那这几个人估计要被放血。
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耗了,七日小长假时还能把学生卡在学校里,但明显积攒了不少“民怨”。流血事件确实是少了,但流泪事件多了呀。
每天至少要在教室呆12个小时,有些人高中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疲劳。疲劳总得有个度,以前吊在人面前的是分数,现在给人续命的是不要死。
校方觉得很受伤,仅是大四那一届的就出现了近千位保研者,而且好死不死还都是保本校研。
其实也并不是不能保外校研,只是一旦给那些分数极高的学生们开了保外校研先河,那后来的比极高略次一等的恐怕也要相同的待遇,如果还有谁分数过得去、又死了舍友,那待遇只会无限拔高。
可以这么想,假如年级第二在以往就能保985,然后现在年级第二死了一个室友,这么一来,这里还有四位室友。考虑到死者为大的缘故,这五位肯定都要保研了,倘若给年级第二一个985的名额,那剩下的四位室友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这是该得的吗?
然后剩下四位只得到了保本校研的资格,假如其中还有一位是年级第十,那他会怎么想?他会想,我的剩下三位室友都是年级50往后了,保本校研,他们也配?凭什么我也是保本校研?凭什么那个人就不是本校研?
人心没有量变引起质变的说法,因为稍稍变点量,那就会变质。大家都是死了室友的幸运人,你去了某某大学,他又去了某某某大学,可为什么我还要继续留在本校呢?我的分数是比你们少了那么一点点,但你们的分数就真那么高吗?
你们只是现在处于领先地位而已,真让你们去考试,那还不一定呢。哦,天呐,生活就是不公平,是不是死了两个室友保研资格就能再往上提一筹?这是什么想法?这是贪得无厌吗?也不全是。
把人命当成买卖,这生意很难做,很利欲熏心,很有利可图。人命是什么?那不过就是一种俗得不能再俗的可再生资源,用这样的东西换来半生的好运,谁会拒绝?
这么想的人是慷他人之慨的人。人家的命再怎么不堪,那也不是你的。你的命再怎么好,其实也和别人无关。对,这里就要提到那个美妙的预言了。所有教官都被截杀。
“那报告改完了?”
“已经可以了,最近一周都没有发生新案子。被抓的人有点多,该怎么处理?”
“那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你还有半个月时间,上面授意,我要给一位幽灵送点礼物,你想个说辞吧!”
“敢问是什么礼物?”
“人命。”
“谁的命?”
“那还能有谁的?你想杀学生?”
“不敢。”
“404条人命。”
“需要什么样的说辞?”
“你一个人做不了决定,提前回去。”
次日。会议。
“想个说法,把这404人送出去。”
“这,他们都是……”
“你们谁先说?”
“投敌叛逃。”
“不错。我会给你安排一个这样的死法。谁再说说?”
那位发言人听到了这句话,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我,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