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几个也看到了这个机会,出动很多支小股部队,专门挑好的打,以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为主,这一来双方伤亡的比例悬殊就更加的大。
关东军司令部也很想改变这样的被动局面,但是他们几次行动,都以失败告终,天空中的侦察机随时掌握着日军的东动向,他们很难瞒过对方,关东军精心准备的几次行动,反而成了送死行动。
和可以尽力出动的章非手下各部相比,关东军毕竟需要防御那么宽广的地区和那么多的城市,他们的兵力这一分散,真正能调动的部队比对方就少了很多。
山田这个关东军司令官想了很多办法,但是都没有取到什么作用。
这个时候,有人就提出,出动他们的秘密部队,也就是731部队,不过山田不敢去赌,为什么会让山田打消这样的疯狂举动,多少和现在日军的形势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在日军高层,他们都很清楚,日本战败是必定的,这个时候还进行抵抗,不过是想为自已争到多一点谈判桌上的筹码而已,如果用了细菌战,就不是那么容易交代的,毕竟这是违背人道的做法。
这也不难理解,如果真用细菌战可以改变这一切,能为日本取得胜利,可能日本高层会毫不犹豫的用上,但这时的日本已经没有救了,做这个举动反而更加激怒对方,并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所以日本高层才会放弃。
这个时候,日本天皇裕仁目光呆呆的看着桌面上的战报,每天,都会有很多战报送来,冲绳陷落之后,还不断有什么击落多少美国战舰的报告送到他这里。
看着这些完全是虚假的战报,裕仁连看的欲望都没有,东京已经全被炸成了一片废墟,现在美国人的老B少了很多,更多的是他们的舰载轰炸机编队。
关东军那边,同样是报喜不报忧,裕仁很早就听说,陆铭出动的部队进入东北的,才三十多万,从关东军的战报里面,他们消灭的敌人,已经超过了六十万,这些军队难道自已变出来的不成?
会议一开始,马歇尔将军就坚持必须进攻日本。他们计划美军将于11月1日在九州登陆,预计作战人员有76。76万人。马歇尔承认,届时可能损失惨重,但他认为仅仅靠轰炸并不能打败日本,德国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盟军把德国轰炸得满目疮痍,但他们一直坚持到完全被陆军彻底打败才投降。
****生患有周期性偏头痛,此时他看上去苍白虚弱,但他听完马歇尔的建议后,也禁不住点头称赞。但是,这位78岁的政治家强调,美国在行动之前应该仔细研究日本提出的外交斡旋政策,然后知会日本政府。****生说:“日本拥有一个穷困潦倒的阶层,他们人数众多,极度憎恨这场战争。我们应该做些事情去唤醒这些人。”至此,陆军部长没再提起进行和平协商的建议。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威廉?D。莱希上将很快成为第二个****生,他说:“即使我们没能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也不担心日本将来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威胁,但是我担心如果我们一味坚持无条件投降,会使日本人更加拼命,那样只会让我们的伤亡人数成倍上升。”
为了平息争论,杜鲁门命令参谋长联席会议继续制定进攻日本九州的作战计划。不过,当与会者都站起来准备离开时,杜鲁门转向德高望重的陆军副部长,说道:“麦克洛伊,你一言未发,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麦克洛伊回答说:“我们应该检讨一下我们的想法,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政治解决办法,那为什么不直接通知日本政府呢?”
“这正是我的想法杜鲁门大声说道,他一直等待着有人能与他不谋而合,“把你认为我们应该知会日本政府的内容写下来
麦克洛伊战前曾经是纽约杰出的出庭辩护律师,此刻,他正激动地跳起来和****生争论。最后,他提出如果日本拒绝无条件投降,那么美国应该使用原子弹。麦克洛伊感觉到当他提到原子弹时,与会者都“禁不住打了个寒颤”,因为人们从来没正式提到过“原子弹”这个最高机密,平时都称之为“合金桶”或“S-1”。
杜鲁门兴奋地说:“那太好了!“随即他命令麦克洛伊起草宣言文件,并补充说:“这个阶段先不要提起炸弹。”于是,麦克洛伊、尤金?D。杜门和国务院远东事务部部长约瑟夫?W。包兰亭即刻开始起草文件,该文件也就是日后著名的《波茨坦宣言》。7月2日,他们将文件草案呈交给杜鲁门总统。文件列出了日本投降必须遵从的条款,包括解除日本的军事武装、审判战犯和在日本驻军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文件的第12章提及允许日本保留他们神圣的天皇。
文件表明:“一旦日本建立了热爱和平、对人民负责的政府,盟军立即撤走驻日部队。如果日本新政府遵循和平政策,并能取得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的信任,那么日本可以在现有王朝下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杜鲁门很满意文件草案,但他同时告诉麦克洛伊,暂时不要写上威胁日本的言语,“我们只有知道了S-1的进展情况,才能最后定稿”。显然,杜鲁门打算在去波茨坦的路途上再仔细斟酌这件事,这表明杜鲁门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即使他仍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但还是打算给日本一个退出战争的机会。
7月6日,杜鲁门在弗吉尼亚的诺福克港登上了“奥古斯塔”号巡洋舰。他将从这里出发,前往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然后飞往波茨坦与丘吉尔、斯大林会面。没有人知道,杜鲁门重新考虑这项重大决策时,经历了多么痛苦的挣扎;也没有人知道,他在旅途中和詹姆斯?贝尔纳(7月3日刚担任国务卿)都谈论了些什么。历史对此毫无记录。但是我们知道,在为期9天的旅途中,杜鲁门最终决定删去12章的最后一句话,因为如果他们在波茨坦宣读了这条带有威胁性质的条款,那么日本就彻底失去了不失体面投降的机会。
7月17日,斯大林第一次见到了美国的新任总统杜鲁门。杜鲁门在其下榻的别墅热情地接待了斯大林。这一天,杜鲁门非常高兴,因为他得知就在前一天阿拉默果尔多的钚原子弹试验获得了成功,这意味着他无需斯大林帮忙攻打日本了。
斯大林通过翻译和杜鲁门、贝尔纳进行了短暂的交谈,他告诉二人日本的和平提议搞得他不胜其烦——当然,美国早已知道这件事情,这还有赖于美军窃听了日军的通讯。同时,斯大林还表示苏军将在几个星期内从满洲里攻打日军。
第二天,杜鲁门和丘吉尔共进午餐时,杜鲁门询问丘吉尔是否应该把原子弹的事情告诉苏联。丘吉尔认为,如果杜鲁门现在把原子弹的事情告诉斯大林,w.ushu.c 那么苏联人肯定会因为没有尽早知道这件事而大发雷霆。到时候,杜鲁门就不得不向他解释更多的事情。
丘吉尔还建议应该恢复宣言第12章的最后一句话,要让日本人保留天皇。他说:“这样我们不但能够确保未来的和平和安全,同时还给日本人留了面子,让他们放心日本将独立存在。”
6月20日,艾伦?杜勒斯飞到波茨坦告诉****生,在瑞士国际贸易银行任职的日本官员通过瑞典外交官珀尔?雅各巴森和他进行了接触,这位日本银行家告诉雅各巴森,为了争取和平,他们愿意和东京所有具有和平意愿的社团、党派联系。
但是****生太累了,而且他正专注于波茨坦会议的各种文件,因而他根本没注意杜勒斯在说什么。陆军部长对日本人的外交接触持有怀疑态度,他不相信日本人会在联合公约的基础上签定和平协议,他更愿意相信一份美军情报的分析结论,那就是“日本人现在不过是在玩花样以争取时间,他们希望盟军因为疲劳或不团结等原因,致使日本有机可乘,签定和平协议。”
与此同时,杜鲁门身边的军界要员们正在激烈地讨论是否应该使用原子弹。7月22日,在杜鲁门亲自参加的会议上,陆军航空部队总指挥亨利?阿诺德将军极力反对马歇尔将军的进攻计划,他认为常规轰炸就能轻易结束这场战争。而且,不少将领的意见和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意见一致,他们认为原子弹“并不是拯救美国人的必要措施”。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手机登陆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