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帕森斯戴着两个密封的盒子,独自进入“埃诺拉?盖伊”号。一个盒子里装着钳子、螺丝刀、扳手,另一个里面装着引爆装置和相关物件,他在又小又黑的弹舱里反复练习装卸这个引爆装置。当他向汤玛斯?法雷尔将军汇报自己胸有成竹时,他的手因为擦伤而不停地流血。汤玛斯?法雷尔关心地说:“孩子,看在上帝的份上,把我的手套拿去吧,这副手套比较保”帕森斯看着自己受伤的手指,摇摇头说:“没关系,不戴手套好一点,有手感。”
大概在半夜吧,机组人员们点了30道菜,举行出发前的会餐。8月6日凌晨1:37,三架气象飞机首先出发,直奔日本。“埃诺拉?盖伊”号的机务人员怀亚特?迪仁伯瑞上士习惯在飞机起飞前,用两个小时来进行飞行检查。因此,他很早就登上了飞机。送走“小男孩”以后,他竟然感到了一阵虚弱无力。
迪仁伯瑞最后一次检测完后,确定一切正常,然后,他爬进了弹舱。他拿着手电筒沿着炸弹右侧的狭窄通道爬行,在炸弹的鼻翼部分慢慢摸索着前进,然后又沿着左侧通道往回爬。在炸弹尾部,他被放在通道上的两个盒子碰了一下,几乎摔倒在地。就他所知,这两个外置的盒子没有什么用处,所以他打算把这两个盒子处理掉。正当他弯下腰准备捡起地上的盒子时,从弹舱口射过来一束强光,迪仁伯瑞吓了一跳,他立即爬出去寻找光源,把处理两个盒子的事情抛之脑后了。迪仁伯瑞出去后,他才发现那些光是强力照明灯发出的,因为格罗夫斯将军下令一定要拍下这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所以此刻有很多军事摄影师正围着“埃诺拉?盖伊”号拍照。
当全体机组人员登上飞机后,这两个古怪的盒子仍然安静地躺在炸弹尾部的狭窄通道上。其实,这两个盒子是帕森斯上校那天晚上放在这儿的,盒子里装着安装工具和引爆装置,届时,帕森斯上校将用这些工具来安装炸弹的引爆装置。
“埃诺拉?盖伊”号栖息在跑道上等待起飞,届时,将有12名机组成员和它一起飞往目的地,为了顺利扔下这个四吨半重的炸弹,飞机还携带了7000加仑燃油,这样一来,装载后的飞机重达15万磅。凌晨2:45,蒂贝茨对坐在右侧的副驾驶员刘易斯说了一句:“让我们起飞吧。”说完,蒂贝茨踩着油门,放开制动器,开动了“埃诺拉?盖伊”号,没多久,飞机开始颠簸起伏。蒂贝茨知道这是因为速度不够,所以超负荷的飞机飞不起来。于是,他让飞机以每秒80米的速度全速滑行,可是眼看就要到达跑道尽头了,飞机仍飞不起来,他们距离海边越来越近。在千钧一发之际,蒂贝茨用尽全力把驾驶杆一拉,在距离跑道尽头只有几厘米的地方,机头终于抬了起来。这时,紧张万分的刘易斯和帕森斯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埃诺拉?盖伊”号飞离提尼安岛15分钟后,开始以7000英尺的巡航高度向前飞去。这时,帕森斯走上前拍了拍蒂贝茨的肩膀,“我们开始吧”。蒂贝茨向他点头示意,表示可以开始组装炸弹了。于是,这位海军上校和他的助手莫里斯?基普森少尉通过走道爬进弹舱,开始装配炸弹。这是一项既精细又艰难的工作,需要连续完成11个安装步骤。这时,基普森举着手电筒,帕森斯先移开铀弹后端的钢管后膛,插入引爆插头,再把后膛移回原位,然后接通点火线路。他们大概用了20分钟完成了炸弹的组装工作。随后,他们二人爬出弹舱,来到控制台进行监控,他们只需通过观察控制台上的彩灯,就能知道炸弹内部的一切情况。
大约凌晨4:30,蒂贝茨让副驾驶刘易斯驾驶飞机。Uw.uknsh.m 他回到机舱向四周巡视了一圈,他看见机舱尾部坐着四位机组成员,技术军士乔治?罗伯特?卡伦位列其中,这位机尾射手在达到目标上空待在原位即可。蒂贝茨问:“鲍勃,你能描述一下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吗?”虽然,在讲评会上,他已经笼统地描述过这枚炸弹,但是这还是第一次他让大家考虑一下这个绝密武器的特性。
“上校,我不想惹您生气。”这名射手紧张地回答。
蒂贝茨朝他笑着说,“没关系,现在我们已经在路上了,你可以说说看。”
“我们是在运送一个化学家的噩梦吗?”军士问道。
“不,不完全是。”蒂贝茨回答。
“那么是一个物理学家的噩梦?”军士继续问道。
“是的。”蒂贝茨说完后,将头和肩膀伸进过道,准备再爬回机舱前部,但是卡伦向前拉住了他的腿。
“有什么事吗?”蒂贝茨扭过头问。
“没什么,上校,我只想问我们是要投掷原子弹吗?”
蒂贝茨盯着这个军士,回身又沿着走廊爬回前舱。他带着一些蓝绿色的胶囊,他不打算别人知道这件事,除了帕森斯。这些蓝绿色的胶囊是用来分给他的手下,用在他们被俘虏后服用的。
清晨5:05,这三架执行任务的飞机在硫磺岛上空编排成一个松散的V形体,向着西北方----日本本土,急速飞去。地面上其余的B-29飞行员们看着这三架飞机飞走了,顿时感到很轻松,因为这一天,他们不需要去执行这项特殊任务。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手机登陆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