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的人群中,也有几人平伏在地。
这时,三井安弥侍从走上菰草席,站着用手扶住屏风。在天皇拜礼的时候,虽说隔着屏风,但这样近在咫尺是违例的。地面不平,杂草丛生,万一屏风被风吹倒,打到天皇身上则非同小可。由于只有一架屏风,开关东北门的两名恃从以及三殿外的掌典都不需要了。
天皇转向右方,对西北两拜两叩,再向东北、东南两拜两叩。他拜把的有皇大神宫、主管食物的丰受大神宫、四方天神地抵、神武夭皇山陵、先帝山陵、武运的守护神武藏国的一宫冰川神社、山城国的一宫贺茂神社等。
平伏着的藤田只能听到天皇的鞋踩上镶金边的草垫的声时而从远方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
天皇从屏风里走出来,在远处平伏的侍从慌忙跑过来,帮助他穿上长靴。
去年夏天塞班岛玉碎,12月菲律宾的莱特岛失守,而B29对东京的空袭日益激烈,战局愈趋恶化。昨晚,侍从武官室的恃从和陆海军武官,想到这也许是最后的除夕,竟痛位起伤心酒来,如今有的酒还没醒,摇摇晃晃的。
四方拜中,幸而没遇到空袭。
天皇回到了御文库。
往年,天皇拜完四方拜,都要立即回到宫中三殿之一的贤所,在这里举行元旦祭。贤所是供奉三种神器之一的天照大神御镜的地方。但这和九世纪字多?醍醐天皇举行的四方拜不同,元旦祭是在1867~1868年的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在皇室祭祀令中规定的。从那以来,除了无皇患病以外,都是亲自进行的。
这次,因为害怕空袭,决定天皇不去,从5点42分起,派侍从德大寺实厚公爵代拜。
8点15分,天皇来到御文库餐室,举行晴御膳仪式。桌上摆放着涂红漆的餐具,有烧鱼串、咸萝卜、虾、煮栗子、汤、菱葩、野鸡酒、水果、茶水等。菱葩是宫中独特的传统食品,在白饼和菱饼上,加上细牛蒡和白豆酱。晴御膳是自古延续下来的仪式,天皇用银筷作挟起来的样子就行了。天皇走出来,仪式就结束了。
晴御膳完后,皇后来了。先参观特攻队也就是空军敢死队拼死前的饭食:红色的加吉鱼、小豆饭、装在盒里的蔬菜、玻璃瓶装的一合(一升的十分之一——译者注)清酒。天皇和皇后兴致勃勃地看过以后,把它赐给侍从武官室。其后天皇和皇后吃早饭,有箭鱼、汤、炖菜、渍菜、大米饭。箭鱼的味道很美。还不到9点半,天皇的弟弟、大正天皇第三皇子高松宫宣仁亲王和喜久子王妃为了拜贺新年来到御文库。同时来的还有大正天皇第四皇子三笠宫崇仁亲王。大正天皇第二皇子秩父宫雍仁亲王和王妃没有来,因为秩父宫正在御殿场疗养。
盟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还在继续。
1903年12月17日上午,莱特兄弟让他们的“飞行者一号”,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海边成功地飞上了天,由此开创了人类遨游天空的新纪元。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飞机已被使用在军事上,但那时飞机的主要用途还只在于空中侦察方面。要说作战,一开始就是双方的飞行员用步枪在空中对射,后来才慢慢装上了机关枪,偶尔也向地面扔几颗手榴弹,就算是轰炸了。
但到了二次大战时,飞机已被交战各国广泛采用,而且已成了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往往能左右战局的走向。
希特勒的闪电战和绝对的空中优势,使德军横扫欧洲大陆,要不是一条英吉利海峡的帮忙,英国也要步法国的后尘。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大空战不列颠空战拯救了英国,“人类战争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为这么多的人做出过这么大的贡献”,丘吉尔以这段名言,高度褒奖了英国空军,同时也揭示了空军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太平洋战争初期,在珍珠港、菲律宾,几天之内美军丢失了数百架飞机,丧失了西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的制空权。当时美军的战斗机不是日军零式机的对手,只有B-25或是B-17等轰炸机还拿得出手。但B-25这些轰炸机的航程都不够远,杜立特率B-25轰炸东京还得借助于航母。后来美军发展了F6F泼妇式战斗机,成了零式机的尅星,总算解决了空中作战的问题。
战争爆发前,美军军方委托波音公司研制的一款威力空前强大的轰炸机,正在试制过程中,那就是后来大大有名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但第一批B-29要到1943年6月才正式交付军方使用。
后来美军扭转了局势,反攻频频得手,就开始寻找尽快结束战争的方法。空袭当然是首选,问题是空袭日本本土不容易,当头的问题就是航程不够,要不然杜立特也不用借助于航母。B-29的航程要远许多,但一开始作战距离还太远,还是够不上,所以就有了马里亚纳群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到手,特别是塞班岛、提安尼岛和关岛到手,距离够得上了,空袭日本本土开始进行。
从第一批B-29轰炸机开始服役起,到占领马里亚纳群岛,其间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这种飞机已生产了不少,美军军方总会有点心痒痒,极想拿它来试试牛刀,另一方面也可让飞行员熟悉熟悉这个陌生的大家伙,练练手脚。
确实,在马里亚纳群岛到手之前,美军已策划了多次对日本本土的轰炸。
美军计划B-29从成都起飞,去轰炸日本。这就至少产生了2个问题。
那时候,B-29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庞然大物,光自重就达30多吨,起飞跑道要超长超坚实,成都没有这样的机场,恐怕当时走遍中国也找不到这样的机场。但这问题还好办,没机场可以造机场。
那时候日军飞机还经常来轰炸重庆,成都离重庆很近,要是日军知道这里有美军的B-29,肯定要来轰炸,即使有战斗机护卫,免不了要有损失,有点不保险。这也有解决办法,美军就打算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建机场。
加尔各答的机场作为常驻机场,成都的机场作为前出机场,飞机从加尔各答飞到成都,在成都机场加油挂弹,然后从成都机场起飞去执行任务。
印度是英联邦成员,这就要丘吉尔出面了,于是在加尔各答建了4个常驻机场,印度怎么建机场不去管它,就说成都怎么建机场。
国民政府一声令下,以成都为中心的广汉、新津、邛崃、彭山四个大型轰炸机机场,于1944年1月29日同时开工,限期完成。
四个机场需用大量鹅卵石,岷江西岸百里之内鹅卵石,挖完用罄仍不敷用,又到东岸再挖。距离最远之处,晨起出发,次日才能挑回一担,工程之艰辛,仅此可见一斑。四川29县32万民工,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用锄头、铁锹、扁担、竹篓这些最原始的工具,建造当时最现代化的机场,只用了93天,比原计划还提前了一周,完成了这一天方夜谭般的工程,为抗日战争作出了令人闻之动容的巨大贡献。
6月15日,U.anshu.oB-29轰炸机从成都机场起飞,对日本本土进行了机场建成后的第一次空袭,轰炸的目标是九州的八幡钢铁厂。这也是继杜立特率队轰炸东京以后,对日本本土的第一次轰炸。
从这一天开始,到45年的1月6日,成都机场先后出动了10余批次B-29,除了八幡钢铁厂外,还对九州的大村飞机厂等进行过轰炸,但更多的是对东北的重工业基地或其它军事设施进行轰炸,诸如鞍山、本溪、沈阳、旅顺、大连等地。
巧得很,6月15日正好是美军登陆塞班岛的一天。20多天后,美军攻占了塞班岛,不多久又占领了整个马里亚纳群岛。但美军要利用马里亚纳群岛作为B-29的基地来对日轰炸,还需时日。事实上,第一架B-29飞抵塞班岛是在10月12日,第一批B-29从塞班岛起飞去轰炸日本,是在11月24日。
从6月15日到11月24日,差不多有半年时间,这段时间不算短,可不能让它空白了。于是设计了从加尔各答到成都,再从成都起飞去执行任务的一条线路。
然而从44年的6月15日到次年的1月6日,半年多的时间里,只出动了10来批次的飞机,平均每月只有2次光景,每次出动的飞机架数并不多,最少的一次,20架不到,最多的一次是90架。出动频率不高,架数也不多,什么原因呢?因为不但飞机要转场,弹药、燃油等一应必须物资器材,都要飞越驼峰运到成都各机场,其间困难重重,轰炸成本之高不言而喻。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手机登陆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