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靠天时地利人和,日军据险固守,这是占了地利的优势,有第1师团也足以与美军抗衡,人和上也不吃亏,哪天时怎么样呢?
日军也占了一点便宜。原来那年秋天菲律宾中部遭遇了几十年来最恶劣的季风气候,潮湿的季风带来的暴雨,将凡是低洼的地方,都变成了一片泽国。
人员推进都困难,更何况各种物资和重装备,必须调集大批登陆艇来运输物资装备。本来美军占领日军的一处地方,把日军的机场拿来稍稍整修一下,马上就好派用场。这次在塔克洛班和杜拉格也弄到好几处机场,可连日的暴雨,机场没法修,刚修好一点马上又被冲坏了。
天气恶劣,舰载机也不大敢飞出来,有时候勉强飞出来,碰到油料不够,想降落在塔克洛班等机场,往往弄得机毁人亡。这一来美军的空中优势就大打折扣,一时间美军在空中占不了便宜。
天公不作美,克鲁格也没有办法,但老麦可不管这个,他想的是因为部队推进缓慢,已经影响了进攻吕宋岛的计划,总不成顺着部下的口气,也一起埋怨天气。当官的就是好,手里有鞭子,管你天气好不好,平时可以给你一点好吃的,要紧关头要你跑,还得用鞭子。
他暗示克鲁格,如果第6集团军不行,那就要换第8集团军。克鲁格有怨没处诉,只好催着部下拼命,其实老麦也并不是真的要撤下克鲁格,就是要在关键时刻来上一鞭子。
老麦对天气也没有办法,但对于日军的增援,还是有办法对付的。日军不断增援的消息,麦克阿瑟、克鲁格等人其实也已知晓,一方面想方设法在封堵奥尔莫克湾这个口子,一方面老麦和克鲁格也正在调兵遣将。美国人20多万大军,头一阵并没有全部开上来,麦克阿瑟手中还握有三个师的预备部队,现在要派用场了。
老麦好像挺照顾24师,24师迂回到日军防线的侧面后,却没有让它去攻坚,而是把第32师调上来啃骨头,大概老麦想让24师小小地休整一下,一方面也可防着日军向卡里加拉方向反扑。
相比之下,麦克阿瑟对南面一线的第7师,似乎就不太照顾了。日军兵力终究有限,防线不能无限制拉长,于是老麦命令第7师,在日军防线南端的更南面穿越中央山脉,去攻击日军26师团的防御阵地。不过,考虑到第7师走了,美军防线有缺口,日军有可能反扑过来,那就也派预备部队来,于是让第11空降师空降到布拉文地区,接替第7师的阵地。
这些事都让老麦这些头头们去操心,第7师只管按命令行事。11月22日,空降师到达指定防区接防,第7师立即开拔前去穿越中央山脉。从26师团防线的南面向日军发起进攻。
南面才刚刚有所动作,北面早已打得难分难解。一直要到12月14日,骑一师和32师才完全攻克了断头岭和启子岭,总算控制了从卡里加拉到奥尔莫克盆地的2号公路。南面第7师于12月4日开始对敌发起攻击,有一个营的喷火坦克在前面开路,进展还算顺利。
虽然南北两线都在推进,但老麦还嫌太慢。早先,日军由奥尔莫克湾来增援,美军已派出鱼雷艇部队日夜巡逻,派舰艇部队进行封锁,以切断日军的增援。现在奥尔莫克湾海域倒过来被美军控制了,你小日本原先可以从这里来增援,我现在就不能从这里派兵登陆吗?
恐怕不一定要军事家,才能想到这一点,深通韬略的麦克阿瑟还用得着急中生智?或许也谈不上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总之老麦想了个计较,派兵从奥尔莫克湾登陆,给小鬼子来一个两面夹击!
预备部队还有个第77师,现在要派派用场了。12月7日,这天正好是珍珠港事件三周年纪念日,第77师从奥尔默克港南面只有5??至6公里的阿尔布埃拉(Alber)登陆,抄了日军第26师团的后路,26师团腹背受敌。
其实77师主要任务是去攻占奥尔莫克港,并没有在26师团上多花力气,或许只是象征性地去装装样子,但似乎26师团就乱了阵脚,总之,26师团的防线很快被第7师突破,12月12日,第7师到达了奥尔莫克港南面16公里的地方。
但第77师没在此地多作纠缠,于12月10日就攻占了奥尔莫克港,比第7师突破日军防线还早了两天,人家辛辛苦苦啃骨头,他却舒舒服服享现成。
美军攻占了奥尔莫克港后,莱特岛上的战事大局已定。12月21日,77师与骑一师会师于卡纳加(Knng),岛上的日军不是被包围就是被分割,美军各部,分头对日军进行围歼追剿。空降11师向西攻击16师团残敌,占领了马霍纳格(Mhng),77师、骑一师、32师和24师, 自南至北向西扫清岛西部残敌。
没等日军全部被剿灭,麦克阿瑟即宣布莱特岛战役已结束,把最后的扫荡工作交给了第8集团军,让第6集团军尽早脱出来,准备下一步的吕宋岛战役。
莱特岛是到手了,但莱特岛距离吕宋岛还太远,麦克阿瑟对岛上的机场也不满意,他想找一个距离吕宋岛比较近一点的地方,建几个机场作为进攻吕宋岛的前进基地。在地图上看看,知道民都洛岛不错,符合要求,于是决定在进攻吕宋岛前,把民都洛岛先拿下。
因莱特岛上的中央山脉构成了一条天然屏障,日军大本营认为在此据险固守,是歼灭美军大部队的天赐良机,虽然山下奉文认为这是无谓的一战,但日军大本营仍不惜向莱特岛大举增兵,从11月上旬起至12月初,先后向岛上输送了全部的第1和第26师团,以及第8、第30和第102师团的部分兵力。
美军得此信息后,一方面在日军舰队必经之水路,例如卡尼高水道,进行布雷。一方面派驱逐舰队经由前期控制的海峡进入奥尔莫克湾,对日军的增援运输舰队和掩护舰队进行封锁和拦截。
自11月8日至12月11日止,日军先后被击沉6艘驱逐舰和1艘潜艇等总计30余艘舰艇,有约4万名的日军葬身鱼腹,增援的代价很大。美军方面则损失了3艘驱逐舰等共计6艘舰艇。
老麦不满足于仅仅只堵上口子,你日军能上,我也能上,何况日军的海空优势已尽失,谁怕谁啊。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手机登陆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