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皮底下有7艘日军航母,现在这批航母忙忙如丧家之犬,能飞起来应敌的只有心有余悸的百十来架飞机,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米切尔挡不住,硬着头皮命令出击!216架美机舰载机应声冲上天空,直扑小泽舰队。
情况也确是如此,18:40,美军机群追上了日军的掩护舰队,击沉2艘油船,继而飞抵航母编队上空施以攻击。其实这批美军飞行员心中都有数,这次攻击风险很大。虽说现在小泽的舰队基本上已失去了还手的能力,差不多就是挨打的份,但美军飞行员个个返回心切,顾不上去认真攻击,不问青红皂白,炸弹、鱼雷扔完就走,就算是这样,回到自家编队上空时,已经是20:45分了。米切尔冒着被日军潜艇攻击的危险,命令舰队打开照明,航母探照灯直射天空,驱逐舰发照明弹,但200来架油料殆尽的飞机一拥而上,争先恐后都要降落,这一番混乱可想而知,通讯、指挥频频出错,一场混乱停当,撞毁的、坠海的,美军损失了80架飞机,49名飞行员丧生。无论是飞机还是飞行员的损失都要比前面空战和攻击造成的损失要大。但美军只是击沉了一艘中型航母“飞鹰”号,击伤了4艘航母和一些舰艇,其中包括尼米兹想要的“瑞鹤”号。“瑞鹤”号虽然伤得很严重,毕竟还是逃回去了。
细究起来,实在是珍珠港对美国造成的创伤太大了,这不但有军事上的创伤,还有心理上的创伤。美军从上到下,都太要日军的航母了,这次机会这么好,恨不得一口把小泽的航母都吞了,花了这么大的本钱,就得到这么个结果,实在是大失所望。
其实美军这次下的本钱有点冤,从珍珠港到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论理,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这些高级将领应该看到和意识到这些变化:日军的舰载机不断消耗,这次海战又损失了400来架,剩下来的舰载机数量已少得可怜。
要知道航母厉害也就厉害在舰载机上,没有了舰载机的航母那就是一个空壳子。
不要说其战斗力根本不如一艘战列舰、巡洋舰,甚至还不如一艘驱逐舰,干脆就是浮在水面上的一具具活靶子,一个个累赘,以至于小泽的航母舰队在莱特湾大海战时,竟沦落到成为诱饵的悲惨地步。即便如此,那时哈尔西还是理智战胜不了感情,一看见日军航母就眼红,又拼命追上去,差一点因上当而付出重大代价。
许多事情都是事过以后才清楚,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判断每一个决策是对还是错。
海上在交锋,陆上也没闲着。随着小泽舰队的惨败,塞班岛的日军再要想得到增援是没指望了,对付这些日军就如同关门打狗了。
不过这不是普通的狗,而是一条条穷凶极恶的疯狗,临死都要咬上几个人,就像电影“风语者”中描写的那样,日军的巨炮还会把美军的坦克和士兵打得人仰马翻。
美军每前进一步路都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但究竟美军占有绝对的优势,一面肃清南面纳富坦角的残敌,一面向北推进。中部的日军依托至高点波塔乔峰,凭险固守,美军陆战2师在左,4师在右,陆军27师居中,三路合围攻击波塔乔峰,虽然一开始27师行动迟缓不力,拖了一点后腿,经过调整,换了一个师长,情况大有改观。
6月26日,美军攻下了波塔乔峰。
6月30日,斋藤率残部退至塔纳帕格,作最后的抵抗。
7月6日,斋藤把手下5000多个残兵败将召集起来,交待了后事,就剖腹自杀了(南云跟着也饮弹自尽了)。第二天,这5000来个日军向美军作了最后一次自杀冲锋,美军有点大意,阵亡了400来人,但日军基本全军覆没。到了7月9日,走投无路的残余日军,在最北端的马皮角拉响了手榴弹,连大批平民老百姓,其中包括母亲抱着孩子的,也纷纷跳崖自杀。即使美军通过翻译告知不会有屠杀,还是阻止不了自杀,仍然有几千人丧生。
1521年,麦哲伦发现了关岛。1565年起,西班牙占领关岛达300多年。1898年,美国在美西战争中,把关岛从西班牙人手中夺了过来。1941年,日本又从美国人手中夺取了关岛。关岛是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6至12公里,面积约540平方公里。关岛是个火山岛,其腹部靠近西海岸的最高峰藤爵山(Mt。Tenj)海拔达3300米。
关岛被美国人弄到手后,在当时的形势下,并不显得地位有多么重要,所以仅仅是作为本土到菲律宾的一个补给站,派派小用场,日本人在偷袭珍珠港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就发起了关岛战役。
当时岛上只有几百名美军(也有说只有几十名),只抵抗了两三天,日军就占领了关岛。一开始,日军在南太平洋势如破竹,后来又接连打了许多大仗恶仗,顾不上这些小地方,也不太重视,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接连失守后,马里亚纳群岛的地位陡然重要,于是赶紧加强防御,到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开始时,关岛上日军的陆军、海军和高炮部队等,总共有2万多人。
有时候,美军对自己的火力太迷信,太自信,只作了两天的火力准备,就开始登陆塞班岛了,结果头天就牺牲了2000人。
这次登陆关岛,美军吸取教训,大大加强了火力准备。先是为了断绝小泽利用关岛机场进行穿梭轰炸的路,对关岛的炮击轰炸在6月11日就开始了,摧毁了岛上所有的飞机并破坏了机场,使得后来有那么20来架小泽的舰载机来降落,都弄得机毁人亡。马里亚纳海战结束后,塞班岛美军形势明朗,美军又可以腾出手来炮击关岛。
从6月21日起,到7月20日,差不多对关岛整整轰炸炮击了一个月,先还是断断续续的,后来,从7月8日到7月20日,持续炮击了13天,就这一阵,消耗了大小各种口径的炮弹3万余枚,岛上暴露的工事几乎都被摧毁。
作了充分的火力准备后,7月21日美军开始登陆了,登陆地点选择在岛西部奥罗特半岛(OrtePenins)南北两个海滩。南面的叫阿加特(Agt),北面的叫阿散(Asn)。虽然经过长达一个月的炮击轰炸,登陆时,还是要炮火掩护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和航母航母来了一大堆。
这次火力支援还玩出了新花样:军舰和飞机不再各归各地攻击,而是对同一目标在同一时间进行协同攻击,为不相互干扰造成误伤,规定舰炮弹道不得高于365米,飞机投弹高度不得低于457米。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登陆很顺利。然而,登陆顺利并不是万事大吉了。
关岛虽然很早被美国占有,因没有充分重视,美国人自己对关岛也不是很熟悉,这次事先虽然也作了些侦察,但选择的登陆点还是有瑕疵的。
选择的阿散滩头,后面有大海是当然的,前面有高山也很正常,糟糕的是两边也是悬崖峭壁,登陆的美军一上去就三面受敌,登陆滩头地方又狭窄,说是暴露的工事都被摧毁,就是说有不暴露的工事还没被摧毁,日军一颗炮弹下去,不须瞄准,准能炸到一大堆美军,这一阵美军损失很大;阿加特滩头,当面的阿利凡山(Afn)的地形虽然没北面的险恶,但日军的工事比北面的还强大,一开始美军也是死伤累累。但毕竟美军力量强大,很快就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
7月22日,在北面阿散登陆的美军,其一部向南攻占了皮提(Piti)造船厂,先头部队有一部到达了更南的阿普拉港(AprHrbr)。另两部则夺取了当面的高地,并推进至山下的公路。
从7月22日到24日,南部阿加特海滩的美军,消灭了当面阿利凡山等高地的敌人,一部准备攻击半岛上的苏迈(Sy),一部向北准备攻击腾爵山。
7月27日,南部美军攻占了腾爵山,7月28日,攻占了苏迈,南北两路美军在腾爵山会师。当日,日军在关岛的最高指挥官29师团师团长高品彪中将被击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