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志愿参加战地服务的西格雷夫医生和他的19名缅甸护士,以及一直为美军人员服务的新闻记者、厨师、勤杂工和一些英国难民,一共99人。
下一步的行动路线,成了一个重要问题。沿着现在的道路前进,可以直接到达霍马林,从那里渡过亲敦江,再走大约40公里就到了印度境内。
但是,潮水一般的难民,挤满了这条山间公路,而且日军的穿插部队随时可能在公路上出现。最便捷的道路,也许会变成最危险的陷阱。
两名英国准将带了12名士兵,曾竭力劝说史迪威和他们一起走这条较直的路线,史迪威拒绝了。到印度以后他听说,那支小分队遭到了日军伏击,只有几个人侥幸逃生。
经过和一些人商量,史迫威决定,再继续向前走一段,从曼西离开公路向北转。
如果车辆不能通行,就徒步走小路,插向亲敦江上游的一条支流——乌尤江,而后乘木筏沿乌龙江漂流而下,在霍马林渡过亲敦江,向印度的英帕尔前进。这样走,才能避开日军可能出现的地方,同时也不至于和潮水般的难民搅在一起。
凌晨3点刚过,沉沉的夜幕还笼罩着缅北的崇山峻岭,史迪威便命令才睡下不到4个小时的人们立即起床准备行装。
3点30分,这支队伍又踏上了西去的征程。他们必须争取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除了日军的威胁之外,亚热带的雨季就要来临,一旦进入雨季,每一条山谷都会倾泻出滚滚的洪水,行军将更加艰难。
清晨,太阳刚刚从山边探出头来,他们赶到了曼西,这里有一条向北的岔道,通往乌尤江的上游。琼斯上校找来了一位向导,他们从那里离开了去霍马林的公路,朝着北方前进。
车队只行驶了不到5公里,使遇到一条河流。河夹在山谷之中,两岸十分陡峭,河上只有一座竹桥,车辆无法通行。他们只好丢下汽车,徒步走完以后的路程。
史迪威命令所有人员下车吃早饭,并做好徒步行军的准备。随后,他找来报务员,发出了他的最后两封电报。
正如史迪威所预料的那样,沿着通向霍马林道路逃往印度的难民大约有3万多人,最后到达印度的,据统计只有2。1万人。近1/3的逃亡者在那条恐怖的路上,被饥饿和瘟疫夺去了生命。
另一份电报发给了重庆的马格鲁德将军,并经过他转发美国陆军部。
这份电报没有提到他们的艰难处境,因为他知道重庆和华盛顿现在都爱莫能助。
另外,他特别发了一份电报给章非,告知对方自已这边的情况,并提醒对方,应该做好马上撤离的准备。
章非其实已经在前一天就得到了这些消息,他当时的表情都不知道怎么去形容,没有想到,明明是一个特别好的局面,怎么一下就变成了这样,而他们这几万军队,也一下陷入日军的重重包围当中。
这次和以前不同,这次是真正的被包围,他们的后路都被日军第十八师团给切断,现在他们已经成了一支真正的孤军。
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大家的脸色都非常的凝重,这次是再没有别人可以帮助到他们,就是本地民众,也不能给他们提供帮助。
还好的一点是,他们已经获悉到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的动静,并没有第一时间进攻曼德勒,这还给章非他们留下了应变的时间。
“大家说说,现在我们将何去何从。”章非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说完之后就看着大家。
“当然是杀出一条回国之路,而且现在我们还有机会,日军十八师团已经是强弩之末,想要阻拦我军,我认为很难。”杨楚这次第一个发言。
孙立人这时也接着道:“杨师长的话没错,虽然形势对我军相当不利,但是如果我们行动的够快,还是可以有机会突围出去的。”
章非听到这些话心里很安慰,史迪威的来电中,有提到可以让他们这支部队撤往印度,但是这里,却没有一个人会去考虑这点。
其实,撤往印度相比于回国的这条路来说,是容易很多的,日军这边有英军的牵制,这边需要面对的,也没有那么多日军,美国也答应给他们提供大量的补给。
和大家一样,这点章非早早就否定了,他们即使全部战死,也不会逃离他国。
这时,一份通过太平洋战区转发来的电报到了章非这边,原来,是美军参谋部发来的,史迪威等人已经完全失去了联系,美军方面希望章非这边想办法救援。
这个时候,史迪威一行100多人,还正在逃命的途中。
他们先是汇合了一队传教士的队伍,幸好,这次总算解决了大家最为迫切的粮食问题,还找到了一辆废弃的卡车。
找了个村庄休息了一夜,这支队伍准备好刚要出发,不远处赶来了一小队英国军人。
带队的一个上校和他手下有14名英国突击队员,多了这些人,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战斗力,反而让粮食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问清楚情况,史迪威还是同意让他们留下来一同上路。
幸好,这是一群在缅甸驻防多年,熟悉丛林作战的军人,一旦发现敌情,他们可能会有用处。现在,这支队伍扩大到了人。U.uuknshuom
部队沿着崎岖的小路踏上了北去的征程。除了几名在前方侦察的尖兵以外,史迪威走在队伍最前面。
他按照正规陆军的行军要求,准确地把步速控制在每分钟105步。在天津第15步兵团时,卡斯特纳将军带领他们进行的行军训练,使他练就了这套本领。虽然过去了十多年,他已是年近60岁的老人,但仍能非常熟练地做到这一点。
那天下午,他们发现了一支贩运私货的马帮,史迪威立即派几名士兵追上去,把他们雇了下来,让他们为这支队伍驮运行李。卸下了行李,部队可以轻装前进了。
傍晚,他们来到了一个山村部落。
缅西北深山里的土著居民,主要有亲族、克钦族和珊族。由于交通不便,几乎每个部落都有着不同的方言和生活习俗。
他们长期与世隔绝,保持着善良、淳朴的性格,对来自远方的客人,总是给予热情豪爽的欢迎。他们不像缅甸中央平原及其以南地区的缅族人那样,对英国人和美国人充满了敌意。
一位部落的头人送给了他们一些番木瓜,虽然这种食品并不可口,但对极为缺粮的美国人来说,总是一种可以充饥的东西。
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章非他们派出的也是最后剩下的三架运输机,正在这一带疯狂的搜寻着,因为电台没有打开的原因,双方根本没有办法联系上。
而就在他们不远处,一队日军此时也正前往他们所在的村庄,这一个日军中队如果撞上,他们这些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的。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手机登陆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