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还有一些压力来自丘吉尔。他甚至起草了许多措词强硬的照会,敦促罗斯福下令进攻日本。
罗斯福没有理会这些照会,他不能允许外人操纵美国的政策,即使是他的朋友丘吉尔也不例外。一直到最后,罗斯福都希望与日本能够达成一些谅解。
罗斯福从来都没有怀疑过美国可能卷入对希特勒的战争,他知道,有时候一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乔治?马歇尔将军,军队的总参谋长,还有哈罗德?斯塔克海军上将,海军参谋长,他们都告诉罗斯福,美国的军队已经准备好进行任何形式的战争。
在1941年的整个夏天,罗斯福和他的国务卿一直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格鲁一直在东京发出警告,战争将会致命地突然降临。为避免爆发冲突进行了两次最后努力。日本在华盛顿的特使提出了一份短期计划,一种暂时妥协的方法,这并没有解决所有重要的问题,但至少提出了一些商讨的条款。
作为从美国运输石油的交换条件,日本将停止在东南亚的军事行动,一旦恢复了和平或者在太平洋地区全面建立和平之后,日本将从所有的国外占领地撤回军队。格鲁认为这个计划简直是“荒谬”。
罗斯福担心谈判终止,他自己也规划了一个暂时妥协的方案--恢复和日本之间的经济联系。
与此相反,赫尔向东京提出了一份照会,后来因其著名的十项条款而出名--这十项条款重申了对日本的基本要求。
赫尔的外交政策缺乏格鲁所具有的想象力和灵活性。正是这种想象力和灵活使格鲁看清了日本的真正意愿和日本发动战争的实力,从而不断提醒他的上司。
十项条款刺激了日本领导人,就像日本军队展开行动的消息刺激了赫尔一样。美国绝不妥协的这种新迹象表明,进一步谈判的希望已经破灭;现在他们必须准备打仗或者坐以待毙了。
在日本,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看到三国结盟完成,也知道对美国的这场战争,不打都不行了,所以这个时候,他找到了大西泷治郎。
这人是日本海军有名的“航空专家”。是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大胆实践的人物,在当时的日本航空界,他被评价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一贯鼓吹扩大和改善日本海军空中力量,在这一点上他与山本五十六可谓是志同道合,因而深得山本赏识。
两人在长门号上,密谈了一整天,事后不知道这两人谈了些什么,但是几天后,山本的一份《意见书》出炉了。
这份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出动全部航空母舰,利用夜晚掩护,秘密驶近瓦胡岛;
利用拂晓出动舰载机,对敌舰实施突然攻击;舰载机攻击编队要包括俯冲轰炸机、水平轰炸机、鱼雷攻击机和战斗机;
鱼雷攻击机一定要使用,要尽快解决鱼雷不能在浅水水域使用的问题;航空母舰编队要尽量靠近瓦胡岛,完成攻击任务的舰载机必须返舰,不能在海上降落;
攻击目标的先后顺序是:敌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重点是航空母舰。
在这个计划中,山本设想,为了不暴露航空母舰目标,担任攻击的舰载机可不必返回母舰,就在海面降落,等待日方的驱逐舰和潜艇前来救援。
山本认为,这样既可避免损失航空母舰,亦可使美国人大吃一惊,认识到日本民族视死如归的气概,从而收起与日本人对抗的打算。
之所以要把首次进攻的矛头指向珍珠港,原因有三:第一,珍珠港是美太平洋舰队的基地,在那里如能聚歼其主力,不仅可以切断美海军从海上对其他方向的支援,而且将给美国的士气以沉重打击;
第二,日本的根本目的是要征服整个西太平洋、远东,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但是,如欲南进,首先将会碰到麦克阿瑟和哈特指挥的驻菲律宾美陆、海军的拦阻。驻菲美军和驻夏威夷美军互为犄角。
消灭了太平洋舰队主力,驻菲美军就陷入了孤立,南进的障碍也就容易排除了;第三,山本清楚地知道,日海军力量不足,如联合舰队主力用于菲律宾、威克岛、新几内亚等方向,日本近海防御必然空虚,美太平洋舰队可能乘虚出动航空母舰编队以舰载机空袭日本本土。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因此,山本决心先下手为强,以免遭受太平洋舰队的毁灭性打击。
山本为纪念他所崇拜的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战中升起的“Z”字旗,将这一计划的保密代号定为“Z”计划。
4月末,山本派黑岛龟人参谋携袭击珍珠港的作战计划去海军军令部汇报,力争获得批准。
但是,海军军令部作战部部长福留繁少将、作战处处长富冈定俊上校和航空参谋三代辰吉中校,都极力反对这一计划,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冒险,违背了日本海军既定的作战方针和计划。
由于受传统作战思想的影响,反对这个计划的不仅是海军军令部,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也未明确表明态度。在联合舰队内部也有很多人反对。
在联合舰队内部,山本做了不少工作,总算统一了意见,但是却在他们的上面,就是海军省方面,却没有通过这个计划。
海军省日本海军中央指挥机关,也叫海军军令部,他们不下达命令,任何作战计划都是一纸空文。
那么,军令部为什么反对山本的“Z”计划呢?原因主要是:
这份计划与日海军的既定作战方针相抵触。日海军当时的作战方针概括起来主要是:主要作战对象是美国海军,主要攻击目标是美军控制下的菲律宾;通过集中力量对菲律宾实施攻击,吸引美国舰队来援,然后使用预先部署在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卡罗林群岛和帕劳群岛等南洋岛屿及其水域的岸基航空兵和潜艇,逐步消耗美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使之相当于或小于日本海军的实力;
寻找机会在日本近海与美太平洋舰队进行舰队决战,一举将之歼灭。山本的计划除作战对象与此相同外,.uknshu其他一概与此相背。
第二,日本当时急需的是印度支那及南洋地区的资源,攻击珍珠港则收不到掠取资源之效。
军令部认为,军令部负责决定兵力的使用和分配,协调陆海军的关系,安排各方向的物资和弹药供应。
因此,不能只考虑一个方向或一次战役,应从全局出发,衡量轻重缓急,将力量和物资用于对达到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的作战方向。
山本的计划是把希望建立在美太平洋舰队主力集中停泊在珍珠港的假设上,缺乏坚实的基础。
此外,一个庞大的偷袭编队在海上航行5000多千米而不被发现,不受一点对方的攻击是很困难的。一旦被对方发现,这支舰队就很可能成为鱼口之食。
第四,袭击珍珠港会捅到美国的痛处,从而招致美国的强烈反击。当时,美国海军的实力大于日本海军。
美国有战列舰17艘,53。4万吨,日本才有10艘,30。1万吨;美国海军有航空母舰8艘,16。3万吨,日本有航空母舰10艘,15。3万吨;
美国海军有重型和轻型巡洋舰37艘,32。9万吨,日本有重型和轻型巡洋舰38艘,25。7万吨;美国海军有驱逐舰172艘,24万吨,日本有驱逐舰112艘,16。6万吨;
美国海军有潜艇111艘,11。7万吨,日本只有65艘潜艇,6。7万吨。日本海军的总体实力为美国的70%多。如果遭到美海军的全力报复性打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手机登陆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