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地休息了一个晚上的日军这个34师团,天亮之后不知道是不少得到了上面的警告还是别的原因,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就地开始散开,占据边上的高地,开始布置起了防线。
章非这边发现这个情况时,多少猜到了日军的做法,对方担心遭到埋伏,干脆就步步为营般的稳步推进。
这个变化,给章非他们出了个很大的难题,更为不好的消息也随之传来,被包围的那个36师团,在天上日机的配合下,突然发起突围行动。
日军在晚上就有了很好的准备,一上来就是非常猛烈的攻击,日军集中了几乎所有炮火,朝堵截他们的对手开火,天上的日机,也同时把炸弹丢在对方阵地上。
高射机枪冒出密集的火光,朝天上的日机开火,地面上的火炮也开始朝冲上来的日军攻击,一场激烈的战斗随之打响。
日军的进攻套路还是一个样,先炮击,再组织部队猛烈冲锋,冲不动,继续炮击,继续冲锋。
掷弹筒,日军大量装备这款武器,每个日军步兵小队,下辖3个步兵班(1个步兵班装备1挺轻机枪)和1个装备3具掷弹筒的掷弹筒班。
掷弹筒既可以单人操作也可以又双人操作,一般单人操作时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20发,双人操作每分钟40发,不过掷弹筒一般由一个掷弹筒发射手和一个弹药手构成,对于一些日军的精锐部队,每个小组会多增加一个弹药手以保证弹药的充足和预防战斗中该小组可能有的减员。
八九式掷弹筒使用的弹药是九一式手榴弹,爆破部装有TNT炸药6。5克,杀伤半径为8米。
此外89式掷弹筒还有一种专用的弹药,即89式榴弹,此弹弹体为黑色,上有红色及黄色带各一条,弹体下部有铜弹带,弹替内装TNT炸药,弹径49。6,全弹长143,全弹质量820克,上端装有八八式小型瞬发引信,下端装有硝化棉无烟发射药3克,底部装有底火,杀伤半径10米;
八九式掷弹筒由特制的弹药袋携带,一个弹药袋可以携带8枚榴弹,一个二人掷弹筒小组可以携带16枚。
发射时先由射手先拉动击发杆,然后由弹药手将弹药从筒口装入,完成弹药的安装。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将榴弹射出。
掷弹筒是日军小队火力的支柱,据说日军大多数的掷弹筒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实战中的400米内命中率高达在85%到95%,十分惊人。
进攻战中,日军掷弹筒小组跟随一线步兵作战,主要打击对方的机枪火力点。
日军有时并非如同所谓的大日本武士一样动不动就挺着刺刀冲锋,而是以一种极为狡猾方式作战。
就比如这次,日军在前锋部队中,配备了大量的掷弹筒,他们很清楚对方火力点之密集,而且位置很好,他们的重炮打过去,对方往防炮洞里一钻,炮击一停又跑了出来,那样的炮击,根本拿对方没有什么办法。
所以日军这点也不笨,他们充分发挥了掷弹筒轻巧的特点,拿到前面集中使用,压制对方的火力点。
这玩意数量如果多了,还是非常凶残的,可以毫无死角的进行压制,日军以前用这个,打过很多胜仗。
战场上确实也是如此,日军集中了几百门掷弹筒放在前面配合,对面阵地的机枪火力点全部被这些掷弹筒攻击着。
如果是别的部队,面对日军这样的攻击,确实拿对方没有多少办法,只能用人命去堆,但章非这边,对日军的战术非常清楚,配置武器时,就想到了怎么克制对方的。
他们碰到过比36师团还强大很多的日军主力师团,并取得胜利,火力强大这点,就是他们的保证。
日军这样集中掷弹筒攻击,章非这边马上还以颜色,他们的小炮,突然从各个射击点同时冒了出来,朝日军这些掷弹筒的阵地中开火。
射程,这个时候非常的关键,掷弹筒的主要缺陷在于其瞄准和精度上,另外就是距离。
掷弹筒没有类似于迫击炮一样的精确瞄准器,它只能进行概略的瞄准。简单的来说,就是射中不射中,主要靠的是射手的感觉和经验。虽然在有经验的老兵手中可以做到每发必中,但是如果由没有经验的新兵来发射,很容易造成每发都不中的情况。
就是射程不够远,精度不够,很容易被针对,章非这边的小炮,射程恰好就比对方远那么一些,精度比起对方可就强多了,对方打不到自已这边,但是他们却能打到对方,而且非常的准。
日军这边一暴露他们掷弹筒攻击点的位置,马上遭到了集火式的攻击,炮弹雨点般的落在了日军的头上,还有二十门左右的山炮,也在更远的地方朝日军这个阵地开炮。
一轮攻击下来,日军这边那些架起的掷弹筒阵地,全部被炸成了一堆废铁,这里的日军损失惨重。
已经开始冲锋的那些日军,听到后面落下的炮弹引发的巨大爆炸声,脚步稍微的犹豫了下,但很快就在他们的指挥官命令下,继续往前冲。
这次日军突围行动,可谓下了很大本钱的,一次冲锋,就集中了一个联队的步兵,全线开始朝对面进行突击。
一个日军联队,差不多4000人,投入这么多兵力冲锋,漫山遍野都是日军,他们喊着口号,端着已经装上刺刀的步枪,朝山上冲去。
负责这边包围日军的,只有一个师,章非这边的编制,一个师是二旅制,也就是万把人,日军这边兵力,比起他们还要多。
担任这次包围任务的三师,这个时候,露出了他们的獠牙,面对这么多的日军,他们的轻重机枪一集中起来开火,那个火力的密度就非常的吓人,这还不算上那些加兰德步枪的连发。
日军一靠近,就成片的被打的躺在地上,远处看去,就如风吹过的麦子一般,倒下一大片。
4000人在这样的战场上,已经算不少了,但是在如此密集的火力中,这些日军没有多久,就损失过半。
冈本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命令部队停止行动,这根本没法打。
这么会有如此强大火力的部队,而且他发现,对方对自已的战术上,非常有针对性。
日军的这些优势,一点都没有体现出来,就是他们的飞机,也被对方那些防空部队,给打下几架后匆匆离开。
面对如此糟糕的情况,冈本这才真正体会到畑俊六电报中的谨慎是怎么来的,这个时候,他一时没有了主意,是继续突围?还是固守等待?
这两个选择,冈本心里都非常的没有底气,突围都打成这样,固守的话,等对方部队全部到达战场,他们就更没有机会。
对方部队没有全部到达这点,冈本也是从派遣军司令部知道的,这个,其实是个错觉,但却给冈本心里带来了很大的恐慌。
冈本把战况报告给了畑俊六,请求战术指导,就是想让上面帮他拿个主意。
而接到报告的畑俊六,却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老谋深算的畑俊六,这个时候已经看明白了对手的打算,对方围住36师团,目的就是逼你34师团来救。
而这边,畑俊六还不得不去救,别的增援部队,一时半会肯定赶不到的,远水解不了近渴。
更为糟糕的是,进攻对方根据地的三个师团,进入山区后根本就快不起来,对方坚壁清野还不算,把那些道路,能破坏的全都给破坏的不成样子。
现在日军每前进一段,都需要费很大力气,对方阴人的东西太多了,什么地雷陷坑的,日军一不小心,就会碰到。
一些险要的地方,对方还埋伏了部队,打一阵马上就跑,日军有时连人都看不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