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日本驻德国使馆副武官大岛浩前往奥得河畔松讷贝格别墅,向里宾特洛甫拜年。
里宾特洛甫充满感情地对大岛浩说:“我们应该签订一个使日、德关系更加亲善密切的条约。”
此后,两人即围绕着两国缔约一事不断进行秘密接触。希特勒考虑到德国对华援助政策妨碍了日德同盟,为了赢得日本的好感,乃于1938年2月图谋改变对华政策,更换了国防军首脑集团,罢免了牛赖特的外交部长职务,任命里宾特洛甫继任外长;
接着又撤回了派驻在中国给蒋介石充当军事顾问的代表团,正式承认伪满洲国,公开支持日本。
德国此举大得日本政府欢心。1938年6月,在德国撤回在华军事顾问后不久,日本正式决定进一步加强同德国的合作,并就建立军事同盟与德国开始交涉。
为了有利于三国同盟谈判的进行,日本在人事上也进行了变动。10月,反对三国同盟谈判的驻德大使东乡茂德调任驻苏大使,大岛浩晋升为驻德大使,直接负责与德国的谈判。
这个任命是应陆军参谋本部和陆军大臣板垣之命作出的。不久又任命另一位更激烈地主张与轴心国缔结全面条约的白鸟为驻意大使。
这个时候,我国抗战在国际上是非常孤立的,谁也没有想到最先伸出援助之手的反而是苏联。
一直被委员长寄于希望的英美,却没有多少动静,现在,德国入侵波兰,国际形势马上出现新的变化,蒋介石这点还是能看出的,就是希特勒的野心。
这样一来,英法想独善其身都没有可能,德国人下一步要继续扩张,是绕不开英法的。
而美国,也为此变得非常尴尬,远在美洲的美国人短时间虽然不会遭受战争威胁,但谁能保证以后会发生些什么,谁也说不清。
刚刚从中国回来的史迪威也清楚地知道,东方的日本也是迟早要对西方国家惹麻烦的。
在中国,他亲眼目睹了日本人那种大和民族不可一世的骄横和武士道精神的战争狂热。
1939年2月,日军占领了中国的海南岛,直接窥伺南洋一带的英、法、美属地。6月,日军武力封锁了天津英租界。随后又在上海、厦门的公共租界里寻衅滋事,向英、美施加压力。
这种日甚一日的战争威胁,不能不使史迪威感到深切的忧虑。
然而更使他感到愤愤不平的,是英美等西方国家在法西斯强盗咄咄逼人的侵略气焰面前,竟表现得那么麻木,那么软弱,那么无所作为。
面对日本武力封锁天津英租界,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竟与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在东京签订了《英日初步协定》,宣布“完全承认”日军通过侵华战争所造成的既成态势。
年初,罗斯福总统向国会建议修改《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条款,以便向被侵略国家提供军事援助。但是,孤立主义者在国会辩论中明显占了上风,众参两院于6、7月间先后作出决议,拒绝修改《中立法》。
不少的美国人还沉溺于“孤立主义”的幻想之中,他们以为东西两面浩瀚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构成了美国大陆的两道天然屏障。只要美国不主动卷入战争,谁也对它奈何不得。由于孤立主义思潮的盛行,使美**方关于扩充编制、更新装备的要求很难得到国会的批准。
作为一名有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美**人,史迪威对这种在战云密布的情况下,仍然不重视充实美国国防力量的偏狭之见,心中充满了怨恨。
史迪威向统帅部详细汇报了中国战况,在那里,他看望了身居高位、春风得意的马歇尔。
马歇尔已在9月1日正式就任美军总参谋长,并从少将直接领受了临时上将军衔。
史迪威毫无拘束地向马歇尔陈述了对远东局势的看法,表示了对美日之间不久就会爆发战争的极度忧虑。他认为,华盛顿的高层人物对远东局势的危险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抱怨那些人也许根本就没看过他在武官任上就远东问题所写的报告。
麻木的美国人还在观望,史迪威的报告并没有改变什么。
然而,一心等待国际形势大变的蒋介石,没有等到外面的盟友,令他感到悲哀的是,诺门坎战争对日军的刺激和欧洲大战的爆发,不但没有牵制日军一兵一卒,反而加大了中**队抗战的压力,加深了中日战争的残酷性。
恰在这时,内线传来日军最先动向,武汉的冈村宁次率领第十一军,着手开始进攻长沙。
日军大本营在9月4日在南京成立了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任命西尾寿造大将为总司令官,板垣征四郎中将任总参谋长。
西尾从10月1日开始行使统帅侵华日军的职权。日军大本营又下令撤消华中派遣军的番号,冈村的第十一军直接听命于西尾寿造。
冈村在江西北部集结了相当于一个半师团兵力,由第一○六师团长中井良太郎指挥,准备进攻高安。在湖北南部,他命令甘粕重太郎的第三十三师团在通城附近集结。
湖南北部是冈村攻击的主要方向,他在这里集结了约两个师团的兵力,准备分三路进攻:左路为上村支队,从汉口乘船溯江而上,在临湘和城陵矶集结,以切断第九战区主力退路,为在营田附近登陆作准备。
中路为稻叶师团,沿粤汉线进攻,在新墙河北岸集结待命。右路为奈良支队,向平江方面进攻,在桃林以南地区集结。
中国第九战区面临着一场大战。广东人薛岳代理战区司令长官,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U.knsh.
这个个头不高的国民党将军认为,中**队在战区内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如果采取诱敌深入、后退决战的策略,完全可以限制和消耗日军的装备优势,打破日军“攻击第一,包围第二”的战术,摆脱日军的围攻,化被动为主动。
长沙会战即将开始,薛岳将四个军和一个游击纵队部署在江西中部的高安、奉新和靖安以西地区;将王陵基集团军部署在武宁以西地区;命令杨森集团军防守渣津,并在咸宁、崇阳和蒲圻一带游击;
部署薛岳兼总司令的第十五集团军防守湖南北部的新墙、营田和浏阳,以及九岭和渣津等地区;命令商震集团军防守洞庭湖,控制常德和桃源一带;
命令欧震军控制长沙和衡阳;命令薛岳兼任军长的新编第六军、高荫槐兼任军长的新编第三军和孙魁元的新编第五军控制株洲、醴陵和湘潭;命令第十一师驻守岳麓山,作为战区预备队。
战区的另一个预备队是李觉军,驻在长沙附近,作为机动。
G70211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