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日军打到了平江,离长沙只有300多里了。这时,守军中有人开始焚火烧城,一时间,烈火弥漫。老百姓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前往救火,但被大街小巷的军警阻挡。
这时候,关麟征的第三十二军团驻防在新墙河,日军还没有开始向他们发动攻击,长沙附近根本没有日军的人影。但是,长沙南门天心阁外的伤兵医院失火,准备执行放火任务的几百名军警宪特,以为这是放火行动的信号,便手拿火把,肩背油桶,逐街逐巷、挨家挨户地放起火来。
长沙的东门、西门和北门,相继燃起了大火,一时间,全城陷入一片火海。留在城里的老百姓,有的被放火队叫起,有的在睡梦中惊醒,都以为日军真的打进城了,个个胆战心惊,争相夺路而逃,顿时,城市上空弥漫着一片哭爹喊娘的叫声。
大火蔓延伸展,火头越来越凶,温度越来越高,历史名城长沙,在此初冬乍寒的夜晚,变成名副其实的火炉,烈焰吞噬着一切生命。
长沙是个古老的花园城市,有天心阁、开福寺、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等数十处名胜古迹。这些,都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数百万老百姓的房子也在火中化为乌有,他们无家可归,烧死烧伤者不计其数。
蒋介石草草处理了长沙大火的事件,又到衡山召开南岳军事会议,国民党军队的三百多名高级将领到会,中共方面有周和叶出席。
在会上,蒋介石重新划分全国战区,设立八个战区和两个敌后战区。会议决定在南岳举办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要求中共派干部教导游击战。
南岳会议结束不久,12月21日,一架飞机诡秘地从昆明飞抵河内,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走下飞机。他带着陶希圣、傅斯年、周佛海等人出逃了。
汪精卫此行目的何在?是否得到了蒋介石的密令,在演一战一和的双簧?社会上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充斥街头巷尾。
此刻,蒋介石正在西安,忽然接到云南省主席龙云来电,询问他是否预先知道汪精卫出走的事情。蒋介石复电否认,并说目前绝无与日本谈判和平的余地。
24日,蒋介石从西安飞回重庆,部署辟谣。当晚,他请端纳通知英美驻华大使,声明汪精卫绝对无权与任何人谈判和平。还说,中国不但没有想到与日本谈和,并且正在准备做大规模的抵抗。
29日,汪精卫的意图明朗了。他在香港的《南华日报》发表对日通和的“艳电”,重庆中央党部,蒋总裁,暨中央执监委员诸同志均鉴:
“今年4月,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说明此次抗战之原因,曰:“自塘沽协定以来,吾人所以忍辱负重与倭国周旋,无非欲停止军事行动,采用和平方法,先谋北方各省之保全,再进而谋东北四省问题之合理解决,在政治上以保持主权及行政之完整为最低限度。在经济上以互惠平等为合作原则。”
自去岁7月芦沟桥事变突发,中国认为此种希望不能实现,始迫而出于抗战。顷读倭国政府本月22日关于调整中日邦交根本方针的阐明:
第一点,为善邻友好。并郑重声明倭国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无赔偿军费之要求,倭国不但尊重中国之主权,且将仿明治维新前例,以允许内地营业之自由为条件,交还租界,废除治外法权,俾中国能完成其独立。倭国政府既有此郑重声明,则吾人依于和平方法,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战以来沦陷各地亦可收复,而主权及行政之独立完整,亦得以保持,如此则吾人遵照宣言谋东北四省问题之合理解决,实为应有之决心与步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