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接应部队来的及时,日军差点完成了合围,即使这样,也让他们损失上千人,小鬼子的飞机和坦克组成的强大火力,根本不是这些没带重型武器的袭击部队可以抵挡的。
而接着到来的日军骑兵联队,配合那些坦克加入进攻,不论速度和火力密集度上,都不能和对方相比,听到这个消息的章非,果断取消了袭击的命令,把派出去的部队全都撤了回来。
第二次会议所有人脸上都凝重万分,日军这样强势碾压式的进攻方式,给了章非等人一次警醒,永远都不能小看对手,更别说还是精锐的日军第六师团。
怎么应对?
所有人都在沉思,章非皱眉了很久,会议室没有人说话。
谢晋元忽然站起身,“钧座,各位同僚,其实这并没有什么,无非一战而已,日军现在依赖的是他们坦克装甲车组成的强力部队,我们就打掉他!”
“胜利都需要付出代价,只要拿下日军这支部队,对方就如无牙的老虎,我认为可以集中我们的主力部队,先消灭这股日军,战场形势将会大改,也为后面的作战创造出有利机会。”
是啊,没有付出怎么有收获,谢晋元的话无疑给章非打开了一道门,他发现自已在制定战术时走了一条弯路。
现在的情况是日军比他们强,而不是他们比日军强,投机取巧的战术不能一用再用,幸好谢晋元的这番提醒,章非才发现自已错在什么地方。
用兵之道正奇相合,正永远排在第一位,思想扭转过来的章非,马上重新部署战术,决定和日军好好的打上一仗。
畑俊六下午又来电催促。这已是两天内的第三封电报了。电文中没有指责的语句,更令冈村自感羞愧。无言的责备更犀利。冈村咬咬牙,抛出了吉住良辅的第九师团。他现在只剩下新编成的本间雅晴第二十七师团,此刻还在通往九江的路上。
24日,几十艘日本舰船载着吉住师团一部驶向瑞昌江面,师团主力则沿江西进,直扑中国第二兵团的瑞昌阵地。丸山支队行动迅捷,突袭王陵基第三十集团军防守的岷山。王陵基的川军猝不及防,连失鲤鱼山、笔架山和新塘铺等要地。后方失守,南浔线中国守军阵地全线动遥
薛岳急调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阻挡丸山支队向南浔线渗透,掩护金官桥一线中国几个军的左侧背。俞济时派出一个团搜索前进,被丸山支队击溃。30日,薛岳令俞济时再派部队急赴岷山。但俞济时仍没有派出主力,结果又被打垮。
这时,眼看吉住师团主力就要切断金官桥一线中国主力的后路。中央军的俞济时使薛岳想起两个月前在兰封放走土肥原师团的桂永清,令他忍无可忍。他命令金官桥守军向庐山西麓转移,然后打电话威胁俞济时:“我命令第七十四军全军开往岷山,一个不留。听着,你要是再往后退,使前方部队撤不下来,别怪我军法从事。 .uksh”
俞济时和台儿庄战役时的汤恩伯一样,思前想后,有些害怕了。过去,他仗着和蒋介石同乡,又当过委员长的侍卫官,常常对上级的命令软磨硬顶。但今天若是增援不利,眼看着日本人吃掉几个主力军,葬送掉江南战事,蒋介石恐怕也很难保他。第七十四军全部出动了。
俞济时军阻截了丸山支队的攻势,金官桥守军安然撤退。薛岳丢了阵地,保全了部队,这才松了口气,开始重新布防。
日军的另一路是东久迩宫指挥的第二军,他们在江北的大别山北麓发起进攻。
冈村指挥第十一军分两路向西向南进攻时,第二军主力攻占了安徽的六安和霍山,把孙连仲第三兵团于学忠和冯志安的两个军牵制在那一带,然后向河南的固始和潢川西进。
这时候,代理李宗仁负责第五战区的白崇禧,才明白自己犯了一个大错。
他原以为,东久迩宫的第二军主力会从右翼的大别山南麓与长江北岸之间的狭长地带进攻,因此,他把三十万兵力中的一半,部署在大别山南麓。
但是,精明的东久迩宫偏偏选中大别山北麓作为主攻方向,迂回到守军的左翼,企图从信阳和武胜关南下武汉。左翼孙连仲兵团不过六七万人,却要对付十万人的日军精锐,“钢头”孙连仲预感到自己会再次遭遇台儿庄的惨烈,连连向白崇禧告急。白崇禧当然会给孙连仲增兵,他只是需要时间。但是,日军没有给他调兵的余裕,一向临战不乱的“小诸葛”白崇禧,此刻不免有些慌乱。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手机登陆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