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很有可能。”
库格想了想看着章非,“这样被动防御也不是办法,我看最好把这东西破坏掉。”
“嗯,很有道理,我们两步走,库格你安排人员,既然发现这些炮弹的位置,想办法去看看有没有机会破坏,乔芸你通知唐勇,让前面守军做好防毒准备,另外注意,因为防毒面具不够,每个人多发一条毛巾下去,水壶一定要装满水,同时提醒他们注意。”
春原发现的,并不是日军的生化部队,而是东北来的一批日军特种部队研究员,这次带队的,就是鼎鼎有名的石井四郎带领的731部队,现在叫东友上传,()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石井四郎历时两年,到过新加坡、锡兰、埃及、希腊、土耳其、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苏联、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东普鲁士、夏威夷、加拿大及美国本土,而石井四郎考察的重点是暗中调查各国秘密研制细菌武器的情况。
1930年秋回到日本的石井,向已升任为日本陆军省军务局局长的永田铁山少将汇报,在结束汇报时,石井四郎建议:“我认为,研制细菌武器己刻不容缓,迟延一日,必将使日本遗恨无穷。”
石井四郎回到东京4个月后,被任命为陆军军医学校防疫部教官,同时晋升为陆军少佐。他继续游说细菌战的重要,所持的最重要的理由竟然是“细菌战无疑具有特殊的可能性,否则联合国也不会禁止”。
石井四郎并不满足于仅在日本本土上研究细菌战,于是他亲自执笔撰写报告,请陆军省军医总监西汉行藏中将转交陆军大臣荒木贞夫。
报告中提出请求:“现在,我们感到,对细菌武器的研究,是必须加以实验的时候了,我们要求军部,把我们全体调到满洲,使我们用来维护皇军的细菌武器得以高度的发展。”日本大本营批准了他的报告。
1933年8月的一天,石井四郎命令日军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与文庙街交叉口一带,撵走了当地的商店主、职员和居民,秘密设立了细菌研究所,密称“加茂部队”,取名“加茂”,是源自石井的家乡名称。
此外,这支臭名昭著的细菌部队还常冠名为“东乡部队”,这是因为石井四郎十分崇拜在日俄战争中的东乡平八郎元帅,Uw.kanshuo而且石井本人采用的别名也为“东乡大尉”,细菌部队基地里的宿舍区称“东乡村”,神社称“东乡神社”。
尽管石井四郎采取了极为严格的各种保密措施,但是,如果在像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里实施大规模的人体细菌实验,显然有诸多不方便。石井四郎对此早有考虑,他选中了距哈尔滨市70公里以外的五常县背荫河镇。在石井四郎看来,此地不但交通方便而且又较为隐蔽,是作为大规模进行人体细菌实验场所的理想地址。
1933年秋,“加茂部队”派黑田大尉在黑龙江省五常县背荫河圈定了500多平方千米的地盘,在附近村屯强征近千名劳工和几百辆马车,日夜不停地修筑“兵营”。不到一年时间,便建成了约100栋的砖瓦房。“营区不仅有营舍,还有到背荫河火车站的专用线和飞机场。
这次,他带人来这里,就是想实地考察细菌武器的实战情况,他们带来了多种疫苗,准备找地方进行投放,进而观察所引起的效果。
章非还不知道真实情况,误以为是日军准备投放毒气。
G70211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