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上海的枪炮声一直没有停止,赶来增援的日军第九师团,进入上海之后却没有发现敌人,远在苏州的松井石根哪会不明白章非这些人跑哪去了,但是他一时间还真拿对方没有半点办法。小$%^说^族^
租界内,日军如疯狗一般的四处乱窜,封锁各个路口,检查过往人群,但是这个行动,只进行了一半,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三千多名英军和四千多名美军,还有近二千名法国军队组成的队伍,拒绝日军通过他们的地界。
即使猜到这个结果,松井还是被气得再次吐血,章非悍然杀掉日军上千俘虏,不顾一切和日军死战的行为,给了日本人一个狠狠的耳光。
松井都可以猜想到明天这个消息通过电台和报纸公布出去时的情景。
作为日本为实现“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野心,松井是主要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之一,从一开始日本不断在中国制造“事变”,挑起战争。
1937年7月7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1937年8月13日,又制造了“上海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此期间,日本当局提出了:“2周陷大同,1个月占山西,10天得上海,4周陷南京”,“3个月征服中国”的狂妄计划,确定了“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
这里面,松井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军事行动的目标,在于使中国迅速丧失战斗意志。”
淞沪会战结束,日本意识到他们没有那么容易打败对方,就在很多人都还在犹豫,日本政府还没有下达行动命令时,野心勃勃的松井石根就开始了准备,并迅速付诸于行动,
松井的目光对准了南京,南京是国民党政府的首都,日本当局以为攻陷南京,中国便会丧失斗志。所以自然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南京。
其实,早在1937年7月29日,日军参谋本部确定的《中央统帅部对华作战计划》便说明,在加强向华北进攻的同时,又策划在上海、青岛等地制造借口,扩大侵华战争。
而上海是通向华中的门户,一旦被攻破,就“打开了通向中国首都南京的坦途。”
1937年8月13日,日军制造了“上海事变”。8月15日,松井石根拍着胸脯对日本首相表示决心:“只要拿下南京,打垮蒋介石政权,这就是我必须完成的使命,也是有把握做到的。”
1937年8月16日,日本参谋总长载仁亲王发布《临时命令第452号》,其中就附有《上海及南京附近军事地志概说》。
可见,日本当局早在攻占上海之前,就在策划对南京的进攻,并把进攻上海作为进攻南京的第一步。
松井的计划虽然有些挫折,但大体上还是按照他的构思在进行,但是自从出现了个章非之后,一条小泥鳅竟然翻起了大浪花,南京包围对方几十万大军的目的全被打乱。
就是准备用屠杀来威胁和震慑对方的抵抗意志,也因为南京民众大部分撤离而效果少了很多,更让松井恼火的是,对方竟然先一步的揭破了他意图,兵指上海,打乱了他整个计划。
西洋人怕死,肯定不会因为日本的威胁就齐心压制逃进租界的章非,他们更担心对方不顾一切,打破这租界的和平局面,松井自已都感到很搞笑,大日本帝国竟然一时间拿对方没有办法。
第二天,上海的电台和报纸,全面播报和刊登了上海发生的事,说好的有,说坏的同样不少,一些贪生怕死之人,公开责怪章非这样的做法。
赞成的马上写文反驳,一天之间,整个上海都为这个而争论不休,但是在几个国家中,反应却非常的耐人寻味。
日本自然不用说,他们叫喊要报复,并派出代表,和租界几个大国协商,要他们交出章非等人,并全面对租界进行搜查,不放过一个残害日军的凶手。
如此搞笑和蹩脚的言论,竟然冠冕堂皇,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日军还在租界增加了一个正规师团,做出一副强行动手的样子进行威胁。
不过这次日本人的算盘打的有些不太对,西方几个国家,特别是美国,措词极为严厉的警告日本,马上减少租界驻军,维护租界和平。
英法等国同样反对日本的行为,一点不让步,把日本人搞得首鼠两端,动手他们肯定不敢,日军再强硬,也不敢得罪那么多的国家。
就是日本的盟友德国,这次大使陶德曼也规劝日本政府,不能再继续僵持,这对日本很不利。
如果说这些只是明面上的警告,英国和美国组成的远东舰队突然出现在上海,这下形势急转直变,日本不得不服软。
华中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这几天的日子一点都不好过,上海出现这样的事,他是第一责任者,正因为他的计划不当,才出现这样有辱大日本帝国的行为。
上千人头落地的照片,重重的给了日本政府一个大大的耳光,占领南京的荣耀被这件事掩盖的几乎无光,正如美国的一家报纸所说:“日本的军力,不过如此,而他们的指挥员,不过是一群好大喜功的狂人,整个南京会战,除了激发起这个古老民族更强烈的反抗,并没有任何作用。”
而最新屠杀俘虏和平民的事件,在国际舆论的宣扬下,章非杀日军俘虏也变的理所当然,当事人的松井石根,自然成为了整个事件的主要负责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