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青阳激战因为日军的航空部队增援慢慢的停了下来,这大半天的攻击就让荻洲立兵伤亡过半,其中原因并不是日军弱,也不是章非这些人有多强大。
说白了还是日军大意,荻洲立兵一开始的判断就出现了错误,对手的人数、装备以及准备的情况等,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就是真实的写照。
嚣张过了头的日军第十三师团,自加入淞沪战场到现在,还真没有碰到过一次像样的对手,就是这次,几次挫折荻洲立兵为首的日军指挥官,也不认为能改变什么。
等他们明白错误时,已经没有挽回的机会,而这个时候的荻洲立兵没有在第一时间想着突围,而还幻想着戴罪立功,无疑帮了章非一个大忙,也让松井石根制定的南京会战,突然间转了个弯。
华东派遣军司令部接到荻洲立兵失败的消息时,松井石根和柳川平助等人集体震惊,一万多日军主力,就在这短短几天内被消灭,可是他们出兵以来最惨重的损失。
而且这下也同时打乱了他们制定的计划,剩下的第十三师团残部还必须要救出,不然这个消息传回日本,肯定会引起全国震动的,一个师团的损失,即使松井石根,也承受不住这个责任。
“柳川君,荻洲立兵这条蠢猪是你的部下,这次出现这么大的意外,你有什么建议?”
第十军司令柳川同样恼火万分,“司令官阁下,救是肯定要去救的,离他们最近的第十一师团已经投入战场,如果现在撤出,影响很大,我认为可以这样:第一,命令荻洲立兵就地防御,坚持到援兵的到来,通知海军第三舰队,让他们提前拿下江阴要塞,这样就可以减轻第十三师团防守方面的压力;”
“第二,命令重藤支队重新集结,和骑兵第9大队一起,攻击包围第十三师团后面的那支部队,打通双方的联系,这样就能进退自如,等我第十一师团主力回师,在围歼江阴守军。”
松井石根听完这个计划,想了想也只能这样,现在他手上也没有更多的兵力来去增援对方,“好,我另外会联系海军方面,让他们出动空中力量增援,确保第十三师团能坚守到援军到来。”
日军五路大军突破东方马奇诺防线之后,南京保卫战最早在句容打响。
12月5日拂晓,最早动手的是日军第十六师团,他们沿京杭国道,前进到句容至汤山镇之间,遭到我**队的猛烈抗击。
在此守卫阵地的是两支广东部队,一支是叶肇的第六十六军,另一支是邓龙光的第八十三军。
这两个军一共四个师的兵力,其中三个师是刚从淞沪战场撤到这里的,实际人员伤亡过半。另一个师刚从武汉调来,地形不熟,他们放下背包,工事还没来得及挖,敌人就上来了,他们只好仓促迎战。
那天拂晓,枪声响后,军长叶肇在望远镜中见日军的先头部队人数不太多,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他设想在句容附近布置一个“口袋阵”以全歼这股敌人,于是,他命令第四七八旅旅长喻英带两个团上去,包围敌人。
但是,战斗进行到中午,包围的兵力不足,一批敌军突破了包围圈,喻英下令士兵们同这股敌人拼刺刀。
战斗继续,敌人却越来越多,大批日军蜂拥而至,守军且战且退。傍晚,第四七八旅的两个团被敌人反包围,敌人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任凭他们左冲右突也冲不出敌人的包围圈。
第二天中午,叶肇本想叫这个团向西南方向突围,可是,命令无法传递。
第八十三军得知友军被围,赶来增援,打了半天,引来了大批日军。
叶肇决定派两个营去传达命令,可是,两个营无法插入敌人的包围圈内。
第八十三军在西南方向攻击,敌人便掉转枪口向第八十三军攻击。八十三军渐感不支,只得向土桥方向且战且退。
这时,在敌人包围圈内的第四七八旅的两个团寻机向西突围,直到日落西山时,终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这次行动,不但没有从日军手里讨到好处,反而把自已的阵脚给搞乱。
就在句容战斗打响的第二天上午,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在南京的通济门外淳化、上坊一线,与日军的第九师团接上了火。
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是山东人,黄埔三期生,他是国民党军队中一向受重用的“少壮派”,是蒋介石一手提拔和栽培的爱将。
第七十四军是蒋介石的嫡系,也是一支王牌军,蒋介石为了保护嫡系部队,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叫他们干苦差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