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原型体的日常》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长野县某个村,吴悠正式要在这里度过一年多的时间。在这里买了一栋小别墅的他,站在房顶望着周围的美景顿时心旷神怡。“没得比啊!国内的环境哪能达到这种程度,看来来这里定居是对了!”突然想到什么了,吴悠跳了下来,“唉,日本人就是麻烦,搬家了还要送礼给邻居。”
没办法,毕竟要住上两年,总不能被人鄙视。
送完礼收拾完后,吴悠也是喘了口气,自己还是不怎么会和陌生人交流的,虽然敢于战斗杀人,但对于交流真心苦手。只有相处时间长了,才能当作普通朋友般交流。
“接下来便是苦练剑道的时候了…”
第二天一早,锻炼完精神力的吴悠便身穿武道服,手持散华来到了公园深处。这时天还算早的,街道公园上毫无人影。吴悠拔出散华来一比一划地练着,基本的九式“雀坠,玄挑,青行,白走,石熄,木灭,神溃,形崩,红尘”。这是天朝的说法,实际上和日本的剑道九式是一样的,“唐竹(由上而下直劈)、逆风(由下而上直撩)、左雉(由左至右横切)、右雉(由右至左横切)、袈裟斩(由右上至左下斜劈)、逆袈裟(由左上至右下斜劈)、左切上(由左下至右上撩切)、右切上(由右下至左上撩切)刺突(直刺)。”比较起来还是天朝的好听又霸气!
一遍又一遍,从第一式练到第九式,吴悠身心都沉入了其中。
渐渐地人多了起来,老人小孩都看到这个努力地少年,没有上来打扰。只是惊讶于快到午餐时间时少年也没停下来休息。对此,吴悠表示有这时间,还不如自己多练几回合。一直到了下午,吴悠停下了手中的太刀,虽然身体不是很累,但精神还是感到疲惫枯燥的。
晚上吃了点饭,泡了澡,虽然黑光病毒形成的身体都是很干净的,但泡澡的舒适感和食物的口味感是病毒无法给予的。吴悠来到自家别墅庭院里开始继续练习,这次是练习拔刀姿势,也就是居合斩要领。身体,手臂,腰,腿部,全身力气如何调动,如何流畅连携,这些光知道没用,只有不停地练,让身体记住它才行。麻烦的是纳刀(收刀)动作,君不见各种帅气潇洒的动作,最后一下的纳刀动作是核心吗!可惜刀终究不是身体的一部分,做不到随心所欲。只有练,练到成为本能才可以。好在吴悠是原形体,完全不在意受伤,“枪林弹雨中老子都没皱眉,还怕这点痛。”,自残似的练习最终受益终究是巨大的。精神疲惫时,则锻炼精神力到早晨。
就这样,早晨在公园里锻炼,晚上则在自家庭院里,一天又一天…
某天夜里,吴悠尝试着创作自己的招式,自己创造的是最适合自己的。所有的招式都是由基础结合起来的,基础打的牢固,路才能走的远。
“首先是上挑技…”君不见王牌空战都需要上挑起手么,只要浮空了,对于但丁和维吉尔来说,你就别想下来了。
上挑很简单,借助拔刀的力量由下向上撩。对于吴悠来说,本身力量就大的自己完全可以用刀鞘就能完成上挑。所以这一上挑技就有两种变化,然后是身体动作,站立或者跳跃。站立不用说,跳跃则是身体随着敌方一起浮空。本身蓄力的话,吴悠能跳30米左右,所以上挑极限能做到30多米(可以超过,不过那就是击飞而不是上挑)。难点便是如何把握好何时出刀,何时收力,这里没有感染者之类的,只好用木头代替了。
练了几天,终于像模像样了。吴悠把这招命名叫“月见山茶花”(借用某网游招式,熟悉的心照不宣),这是有深意的,后面再说。
枯燥而又充实的日子也过得飞快,转眼就要到夏季CM的时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