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玉泽听完先生的话,就行了一个揖礼告罪。他之后也发觉私下比斗的事情不妥,可是他毕竟还不到十七岁,并不能时刻忍受对方的挑衅。不过管玉泽也对之前的胜利颇为自得,实际上他的线枪技艺比不上张双喜,只是张双喜过于自大,很简单就被管玉泽引进了套里,之后管玉泽就轻松收获了胜利。
“这事情不怪保儿哥,是喜子没事总找保儿哥的麻烦,咱们一起哄,保儿哥才答应和他比武的。”
“是啊,是喜子哥自找的,保儿哥哥已经收力了。”
看着管玉泽在孩子们面前颇有人望,张孟诚欣慰的笑了笑说道:“我也不是要怪罪玉泽,只是要你们知道,对于自家兄弟一定要注意分寸。我不是说过吗,若以后真的觉得双喜欠收拾,玉泽你就来找我,你们俩的单挑先生亲自来做主持。还有你们也是,以后若是和谁看不对眼,都可以来找我,我来主持你们所有人的单挑。”
管玉泽和其他的孩子,都一起表示会记住先生的教导。同时管玉泽再次行礼告罪,张孟诚挥挥手,就让他和其他孩子们玩去了。看到先生不再训话,开始批改管玉泽的功课,包括刘思魁在内的孩子们,都拉着管玉泽一起去玩。
虽然管玉泽不是孤儿,还是山寨二当家的侄子。可是管玉泽的父母带着其他家人,都居住在邻县安塞。管玉泽的二叔,也常常在北边的军堡里戍边。所以管玉泽一直是住在山寨草堂的宿舍里,和他们这些孤儿玩的比较多。
张孟诚交给管玉泽的功课,实际上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只是让管玉泽对上次夜袭安塞城下的贼寇,写了一份自己的心得。并且让他计算了一遍,若是以步骑千人的部队,每日三十里中规中矩的行军,最后解围安塞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粮食,途中又应该在哪里扎营,如何布防等等。
最后得出的计算结果,和张孟诚自己事先计算的时间与物资消耗差不多。功课里示意的草图,虽然画的不太工整规范,但也能让人看明白。而报告里有很多字是用拼音代替,张孟诚也并不打算苛责。毕竟管玉泽的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多,能达到这个地步已经很让人欣慰了。
张孟诚在看完后,给出了一个九十分的评价。管玉泽在报告里提及了,金鼎山骑兵队行军时还有相当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很多时候不是那么有秩序,队形的变换也不是那么流畅。而且对于信息的交流,有很多不畅。这些情况都是确实存在的,之前张孟金带队侧击驴粪坡的蒙古人时,山寨的头领们就曾经谈过这些问题。
这次问题再次暴露,亲临战场的管玉泽提议用腰鼓或唢呐,按照一定曲目来加强指挥效果,具体的操练可以像平时草堂的体育课一样。
对于这一点张孟诚十分看好,实际上他早就下令让山寨的工匠们试着制作出一种乐器。现在已经制出了几个试制品,最新的试制品相当接近张孟诚的要求。
上次的那次试用,也勾起了他对后世小学生活的回忆。张孟诚看着面前嬉闹的孩子们,琢磨着是不是应该在草堂增加一项音乐课。而此时玩闹的孩子们,不知道日后他们又要增加一份课业的负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