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光景,日头晒得人懒洋洋的直犯困,段章媳妇抱着柴火进了自家厨房,虽然时间还有些早,但一大家子十几号人都要吃饭,现在准备也不早了。
蓝杨村不大,段家算起来就是村里人口最多的一户,只是老辈不是本地人,在这边的田亩就比较少,大都是靠着这两代辛勤开荒才有了些基业,饶是如此还经常会要进山打猎贴补口粮,正因为如此家里的几位姑奶奶都是招了上门女婿,幸好众人都还齐心,平时有力一起使,也没闹出过什么分家之类的事情,现在也逐渐有了兴旺的气象。
不过这样一来大家伙都在一起,让负责做饭的几个媳妇也确实辛苦,尤其是遇到多数人都要下田的时候,留守的女人要负责全家的饭食,每天都要忙到天黑。
段章媳妇是段家老二媳妇,上头还是两个姑奶奶和大嫂,只是家里的大姐、二姐都是从小在山里长大,练就的一身打猎的好本事,普通三、两个汉子都难接近,每天都要进山,很少会到厨房帮手,几个媳妇这段时间要下田帮忙,所以轮流值守,今天就是轮到她了。
吃力的把笼屉架到早上,段章媳妇轻轻擦拭了一下额角的汗珠,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整治十几个人的吃食相当辛苦,不过想起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聚在一起,就什么累都没有,尤其是自己儿子争气,一开蒙就表现出众,连私塾里的先生都是赞不绝口,这就更是让她喜上眉梢。
上辈公婆讲理,这一辈的兄弟妯娌也都相处和睦,小儿辈又多是懂事的,怎么去想也让人开心了。
正笑着,门口传来一阵小孩子的笑闹声,段章媳妇开心的走到门口子伸头看去,一眼就看到自己儿子和两个兄弟一起笑闹着走进来。
老大家的潇哥,还有大姑子姐的升哥,这都是学堂里成绩不错的崽子,蓝杨村人口不多,适龄的蒙童也就那么几个,满打满算不过只有七人,其中三个就是段家子弟,而且都表现优异,任谁看来这都是家族兴盛的表现了。
人着心情好就有精神,看到三个猴崽子进来,段章媳妇忍不住就笑着说道:“小华,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是不是贪玩了,再这样调皮小心我紧你的皮!中午不早点回来吃饭,下午怎么有时间温书?”
大部分山里人都是只吃两顿,可是段家老爷子就算是最窘困的时候也是坚持全家每日三餐,按照他的话,家业是赚出来不是省出来的,贫苦农民就算一天只吃一顿不出些特殊人才或者有着特别的机遇那照样还是八辈子贫民,能不能振兴家业,从来不在中午吃那一口饭食上,所以段家永远都是一天三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