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做中国的阿贾克斯。”这是徐毅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们说的话。
铁血长缨的这些年其实一支很艰难,生源方面,徐毅名声在外,并且有申大附中在教学和硬件上的支持,他坚持不收小球员培训费,而且负担他们在申大附中的学费、住宿费、杂费,而且每月还发1000元的生活补贴,一切的这些费用都由他自己一人负担,好在他退役之后自己做的烤肉连锁店生意十分红火,能给他提供很好的现金流。
然而,即使是这样,和其他职业俱乐部投入巨大的足球学校相比,铁血长缨的招生依旧困难,好的苗子很多被这些职业俱乐部花很高的签字费和优厚的待遇抢走。虽然精明的妻子帮他把烤肉店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并且把赚的钱毫无保留的投入到他的青训机构中,但每年庞大的支出,依然是徐毅头疼的事儿。
在种种的困难之下,铁血长缨一期的23名球员在五年后,有5人签约中超职业俱乐部,10人签约中甲、中乙球队。优秀的成材率,也让铁血长缨成为了中国青训中,四大足校之外的一支新兴势力。
“你算是铁血长缨的第二期球员,长缨现在名气大了些,二期有30多名球员了,在那边好好踢,这个机会很难得。”一路上滔滔不绝的张印突然停顿了一下,对胡熙城说到:“三肺,很多人觉得你爱哭,软弱,但我知道你,你内心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只要肯吃苦,你一定能打上职业的。”张印说这些话时,并没有看着胡熙城说,但他眼神中的坚定,给了胡熙城的人生中的第一次震撼。
“我?职业球员?”那也许是马上12岁的胡熙城第一次想着未来自己的样子,从小到大,一直被暴躁的父亲嫌弃、活在母亲、哥哥的保护下,被外人嘲笑软弱无能的自己,以后能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
中国高铁,这种交通工具出现后,让城市之间的距离彷佛短了很多。6个小时后,张印带着胡熙城走出了申城东站,他打了一部出租车,出发前往申大附中长明岛校区,又过了1个多小时,两人来到了位于申大附中长明岛校区内的铁血长缨宿舍区。
接待他们的是一名30多岁的高大男子,他叫程军,徐毅的助理教练,前申城神话队的一名中场球员,退役后就跟着徐毅搞起了青训。
“你住在502房间,一个房间住两个学员,”程军对胡熙城说到,“今天徐指导去开会了,你先好好休整一下,明天早上6点,在训练场集合。”
“两个学员一间?你们这条件太好了,”张印对程军说到:“程指导,我叫张印,是这孩子的教练,我看过你踢球,我以前是武汉队的球员。”
“那您可是我前辈了,”听到张印踢过职业,程军肃然起敬:“张指导,学校规定,球员外不能住在宿舍,您晚上住哪,要不我给您找个酒店?”
“不用不用,我们到申城也就6个小时的高铁,U我晚上就走了,回到家也就凌晨一点多,就不住了。”张印并不喜欢申城这种大都市,他只想立刻回到家里。
“好的,那您帮熙城安顿一下,我这边还有新球员来报道,要安排一下。”程军客气的说到。
“好的,你先忙。”
两人客套完,张印和胡熙城把行李搬到了502房间,帮胡熙城铺好床铺,放好衣物之后,张印小坐了一会儿。临走时,他突然从随身带的包里掏出了一部华为手机,塞给胡熙城。
“三肺,你一直没有手机,这个你拿着用,我的号码存在里面了。有什么事儿,就打我电话,现在都是电子支付,更何况这是申城,没个手机怎么生活,我每月会给你交话费,你不用管。”
“张指导,这我不能收,我不用手机,我不打电话。”胡熙城连忙推辞。
“少废话,叫你拿着就拿着,不收,我以后就不认你这个学生,”张印把手机硬塞到胡熙城手里,扭头出了门。
“张指导,”爱哭的胡熙城此时泪流满面,却又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哭着追到走廊喊道。
“又哭,真像个娘们儿,以后没人惯着你了,碰到事儿不准哭,”此时的张印眼中也泛着泪花:“滚回去,明天开始好好训练,我走了。”
走了几步的张印,突然停下脚步,扭头他看到胡熙城还在门口站着,他对胡熙城喊到:“进去吧,三肺,你长大了。中国足球以后靠你们了,我的梦,你替我圆吧。”说完,张印再也没有回头的消失在了宿舍长廊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