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拜师的风波在厨房里波及了一阵子,许多的道喜之声,有真诚的祝福和希望,还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敷衍。
当然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会有种种的鬼蜮伎俩,赵辰来到这里短短的时间就得到了厨师长的青睐,被其收为弟子,还是关门弟子。
有许多的师父最上心,最疼爱的就是最小的弟子了。
凭什么啊!老子辛辛苦苦的表现的服服帖帖的,让去撵鸡不敢去打狗的,看他那副样子,老子心里就不爽。
所谓“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对于这些背后里的议论纷纷,他管不了,也没有心思管。
打铁还需自身硬,实力才是硬道理,那些躲在阴影里只会搬弄是非,不忿不公的,终究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的。最后会在碾压之下,黯然离场。
两个人聊天,林月为赵辰打抱不平的时候,赵辰就是这么对她说的。
对于此时的赵辰来说,像是打开了一扇大门,来到了新的一片天地,没有了任何阻碍,所有的条件都有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就看他这个“个人”怎么修行了。
平时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忙完了之后,开餐的时候,厨师长,现在都叫师父了!会让他在旁边看那些大厨怎么炒菜。
什么菜放什么调料,什么菜用什么火候,放料顺序。
怎么加工半成品的原材料,这些都是细发活,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量;技术经验缺一不可。
慢慢的他学会了颠勺,摆弄路子里的炭火,控制火候,都是师父手把手的教授。
渐渐的一些员工餐,也会让赵辰学着着手。
师父的言传身教,还有他自己总结的经验,不知不觉间已是做的有模有样的了,笔记本也是记了厚厚的一打。
在这期间他请了几天假,回到家老爹和老妈嫌二大爷传的不全乎,拉着赵辰的手,又让他把拜师父这个好消息又跟父母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而后在赵辰的带领下,二老带着礼物登门正式的拜访了师父一家人,看着师娘忙着做菜,师父淡定的陪着父亲喝茶,两人一见如故,老哥老哥哥的,叫的心热,赵辰心里满满的幸福感。
…………
辗转忙碌间,光阴轻流过;回首顾盼思,是否有所得。
转眼间已是年关时分,赵辰已是有许多的得,能者上庸者下,师父的肯定下他此时已经在最末尾的小灶上。
“上灶了”对于这个阶段,又是一个大的进步,平时的家常菜他已经纯熟的色香味俱全的,做的精彩了。也更加忙碌了。
当然工资也涨了,从一个月十八块钱的学徒工资,涨到了四十块钱,又是一个惊喜,朱老板真是一个讲究人。
要知道一个技术定好的大厨一个月也才一百多块钱,大拿厨师长也才三百出头,赵辰一个半吊子就四十块钱了,当然要开心了。
还有许多饭店老板收的徒弟,只是光管住的,没钱可拿。
跟他一起来的巩林和高山他们俩,还是一个月十八块钱的工资,按部就班的,他们只是在这里当成了工作,没有赵辰这样的紧迫和学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