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敢于指出当朝统治者的漏洞与弊端,相对公正和客观的续写历史,值得钦佩!
但是“史记”中的黄帝本纪,三皇五帝,以及夏商周,三代之史,却是有点随便,胡编乱造了,错漏百出了!
于此同时,另一部严谨的“资治通鉴”就不然了,相较于“史记”从几千年前的“黄帝”开始写下去!
“资治通鉴”可就好了不少,是从历史记载较为成熟的春秋战国开始写,而且从标志性的“三家分晋”开始,作为“资治通鉴”的开始!
不是正统史书,却又胜出不少,连太祖据说都看了十七遍呐!
“汉书”和“后汉书”不谈,在说说“三国志”有人分不清“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二者之间的区别!
“三国志”是史书,是二十四史,前四史的最后一部!
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但晦涩难懂,于是有人将其简化,改变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就是最早的“三国演义”了!
一个是史书,一个是小说,二者差距会很大,也有不少人先入为主了“三国演义”,是以“刘关张”兄弟三人桃园结义开始的!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这是小说的第一回目。
大家就陷入了,以“刘关张”三人为主角的经历中,都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啊!看三国,ww.nshu.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啊!”
一路上有夸张,有修饰,又颠倒,有高潮!
可是在“三国志”中那,只有枯燥的记载!
二者的观众甚至爆发剧烈的冲突!不讲历史,不看言论!
有人说,“三国演义”黑周瑜,把他写成了小肚鸡肠的小人,说打败曹操于赤壁!大部分都是人家周瑜的功劳,而非是诸葛亮,这话是对的!
苏轼也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苏轼也认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角!
赤壁之战,周瑜是英雄,但有人又说了,诸葛亮什么也不是!只靠“三国演义”来编,本身什么也不是?
可是杜甫的“诸葛大名垂宇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难道是什么?
古来同时入的文庙和武庙的也仅此一人了!
偷偷说一句,羽扇纶巾,中的纶巾,也有诸葛亮的葛巾的说法!
“三国志”就一定真是吗?不然,“竹书纪年”里就有和三国志矛盾的地方!
只要是人写的,就不会有,绝对正确的东西,即使只是相对而已!
懂得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才是自然,“二十四史”,两千余万字,常人也很难读完!何况又是文言文!
唐平回了回神,发现已经过来很长一段时间了,旁边陈宇行也要做完题了!
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剧情呐!也让人想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