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沈廷扬带着众人来到了一处炙热无比的火庐的时候,陈明这才发现原来造船厂里面竟然有这么一个大庞大的金属锻造厂。
“这里是我来到此地之后扩建的,你给我的一百万两银子,买铜和铜矿石实际上没花一分钱,日本的那十石熟铜,本就是小头,几百两银子,人家是当忝头送给咱们的。
吴日升那小子收刮来的熟铜,也没要我一分钱,不过这小子在大樽先生手里骗了一百万石粮食,算起来还是咱们亏了。
向西洋人下的订单,总共也才四十万两的总价,前期订金给的少,五万两不到。
其他地方也没什么要用钱的,船厂各种材料你小子早就收集了一大堆,我到现在连三分之一的存货都还没用完呢。
至于匠人的工钱,当初你说过用土地来支付,这一年半来,也只划拨给他们两万多亩良田,他们都还觉得多了,我老沈从小生活在富裕之家,没过过贫穷的日子,但是也没过过拿着上百万两银子花不出去的日子啊!
所以我就砸钱弄了这么一个火庐,这里面特种大匠有十三人,还有两百名打铁铸器十五年以上的老匠人,有几年学徒经验的学徒近五百人,有了这个火庐,想必你今后铸造武器装备这事也就不用担心了。”沈廷扬擦着脖子上的汗,向陈明解释道。
“沈伯父,这个火庐,大概花了多少银子?”陈明向沈廷扬问道。
他本就有意在鸡笼港建立一个铸器工厂,不过这件事他并没有提上日程,因为在他的计划之中,根本不想这么早就将军队训练出来,但是此一时彼一时,那个时候陈明是不想早做准备,但是现在他又要铸造火炮,还要铸造火铳,正有点后悔没有早点将铸器工厂给建立起来,没想到沈廷扬竟然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将这个铸器工厂给提前建设好了,这让陈明觉得有些惊喜。
“前前后后花了也就十多万两吧,其实也不费钱,特种大匠全是你父亲派发给你的,光是这十三名特种大匠,带来的徒子徒孙就有几百名,再加上你当初迁徙百姓来的时候,收刮的那些匠人,还有吴日升那小子这两年收刮来的匠人,自然而然的就到了今天这个规模了。
匠人没花几个钱,煤炭和铁锭更没花多少,也都是你父亲一船一船送来的,不过筹办这间火庐,前前后后还是花了不少的银子,但我也不知道这些银子花哪去了,尽是些琐事。”沈廷扬也是个不会算细账的人。
“诶,沈伯父,你不用向我报账,我难道还信不过你吗?不过船厂里这么多匠人,怎么只赏了两万多亩地出去啊,是不是有点太少了啊,这样吧,再划十万亩给你,你再按功劳赏给他们。我别的没有,地多的是!”陈明大手一挥,又是十万亩良田撒了出去。
夏秋风在一旁阻止不及,懊悔不已,这东番岛上的良田,一亩低于十二两都没人卖,这十万亩可是价值一百二十万两银子,这可是笔巨款!
“诶,小明,看起来这鸡笼港人多,但是能称之为匠人的,各行各业加在一起,其实总数不过一千三四,这些匠人每人至少十五亩良田的赏赐,已经是盛恩了,这十万亩他们可受不起!”沈廷扬解释道。
陈明叹了口气,然后道:“这样,我也无意打破陈规,船厂和火庐还有其他军工厂的帮工,加起来也不过六七千人,每人赏十亩良田,剩下的三四万亩,全数赏赐给那些匠人们,总而言之,凡是给我做事的,我一个也不会亏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