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卡尔让梁玉明从街头收了一批流浪儿童,他们都是随父母逃难到的津门,但是父母因为各种意外失去了生命。
在过去,是没有任何人会管他们的死活,最多是有好心人给他们施舍点吃的和钱,不过大多时候这些也会被其他成年的乞丐抢夺去。
因此梁玉明在收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大多是面黄肌瘦的,有的还有寄生虫病,明明挺瘦的却挺着一个大肚子。
也有一些残疾的,有的是被那些泼皮无赖或是所谓“鲜衣怒马”的贵公子打伤的,有的是受伤了没有规范处理导致的畸形。
还有天生畸形被遗弃的。
而这些流浪儿童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又是女娃,最大的不过十二岁,最小的还只有五岁,被他的哥哥带着,两兄妹加起来还没有成年。
这次卡尔来,主要就是来看这些孩子一眼,当然他知道还有更多的儿童在街头流浪,这并不是他努力去做慈善就能解决的问题。
这个错误的社会制造流浪儿童的速度远超他接收的速度。
孩子们现在统一住在梁玉明安排修建的教育部学校里,这所学校就建在工人宿舍的后面,与工人们共用宿舍和操场。
在梁玉明的带领下,卡尔走到了学校门口。
没有围墙,但是却有一道门,门上挂着牌匾,上面是梁玉明亲手写下的四个大字:
“莘莘小学。”
“梁先生做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嘛。”还没进学校,卡尔就已经听到了学子们的朗读声,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诵四书五经,用于明事理和陶冶情操。
“要是没有您的支持,这所学校就建不起来,那些孤儿也没有机会读书。”在了解了那些孤儿悲惨的身世之后,纵使梁玉明再如何铁石心肠也不忍动情。
“嗯,我们进去看看吧。”
走进大门就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有着一副手法稚嫩的、粉笔构成的“画”。
“这是?”卡尔有些不明白,于是他看向身边的梁玉明。
“这是一个孩子画的,他说这是他娘亲,每次他想娘亲的时候就会躺在这里,躺在他娘亲的怀里。”梁玉明小心翼翼的说道,他有些怕卡尔让人把这幅画给擦了。
这幅画和这所学校实在是不搭配,但是这是很多孩子都喜欢的地方。
“嗯。”卡尔盯着这幅画若有所思,最终什么也没说的走向了教学楼。
“谢谢李先生!”梁玉明追着卡尔的背影,他知道李先生的心和他是一样的。
教学楼的风格是西洋式的,一是梁玉明认为卡尔可能会更喜欢这种,另外就是这种方方正正的教学楼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室,这意味着就是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
他已经逐渐明白卡尔的用意和自身的职责了,在与那些招聘的洋人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他知道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
因此他才更加觉得卡尔的格局,是有多大,因为即使是西洋也做不到让所有的孩童都进入学校上学,但是卡尔想要做到这件事情。
并且他正在做,把这些孤儿收拢起来,让他们去读书对于卡尔来说没有任何好处,还要花更多的钱去给孤儿治病,给孤儿饭吃。
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卡尔思绪良多,他想起自己曾经就读的学校,那是在前世的时候,他们也像是这里的孩子一样在教室里跟随老师一起读书。
这里是他建立的象牙塔,但是在这象牙塔的外边,更多的是黑暗和残酷。
“这里的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卡尔对梁玉明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