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曙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转眼已是临近处暑时分,又是一年夏去秋来,夏日里的遗憾,也一定会被秋风化解吧。可自古逢秋悲寂寥,谁又能知道,在这个草木凋零的季节,又是否会增添新的不圆满。
此时,一辆开往浙大的校车上,一个依旧一身黑色休闲装的男生正望向窗外的金黄,神游万里。
“组长,组长?喂!!”一道尖细的声音响起。
关九思从思绪中抽回,转头看向身旁坐着的长发男生,迷茫道:“啊?霸王兄,怎么了?”
听到霸王兄这个称号的项籍却是没有一丝恼怒,反而有些被认可的喜悦。心里不禁暗想,他这是把自己当朋友了吧。
关九思也并不知道,这个称号一直是项籍的禁忌,从小那些嘲讽他的人都是叫他霸王,不过言语中的阴阳怪气,狗都听得出来。
“大家都在等你话呢,马上就要到浙大了。按照以往流程,在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心得之后,都会有一场随机命题的辩论会,通过辩论会更为全面地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也更能促进交流学习,不过这无形中变成了两校学生的一场相互较量。”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以往几年...我们学校从没有赢过一次。导致浙大中文系历史系的学生对人文学院连带着杭州师范大学都很不屑,有甚者,更是在浙大贴吧上公然发帖讽刺道:“人文学院无文人,一院不敌一系。”此帖先是被置顶三天,后又被删除。不过依旧有很多有心者截图保存下来,因此我们人文学院的学生饱受非议,每届交流会成员更是惨遭冷眼,变成了苦差事,要不是能在简历上增添一笔,估计也没几人愿意来。”
关九思听完便想起今早老院长叫他去办公室后说的那一番话。
“知道为什么我执意要与浙大继续一年一次的学习交流会吗?”
“首先,与浙大这样的名校进行交流无疑对我们学院的学生有很大帮助和提升,不过每次辩论会上的哑口无言却使他们感到泄气,加之事后还会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甚至本校同学都会埋怨附和,那他们的脊梁骨会是弯下去一蹶不振,还是在众人非议中越挺越直呢?”
“从杭州师范大学设立人文学院之初,我便在这所学院担任院长一职,这些年送走了很多学生,同样也迎来了许多的新面孔。见过太多精绝艳艳之辈在舆论声和质疑声中被埋没。每次去往交流会的学生都是我们学院的佼佼者,他们在学院享受学生追捧,导师褒赞,难免会骄傲自满,骄傲得有,但自满则不行。认为自己已经很好,足够好。而人一旦产生这样的错觉,就会把自己封闭于这舒适的怪圈,容不得质疑,只能听得见称赞声。”
“所以,我便要让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受到质疑,受到嘲讽,从而更清晰地内视自己,反省自己。不过,时间久而久之,这样的良药却变成了猛药。导致全校的脊梁骨都被压弯,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也是我不想见到的。”
“但如果一旦因此停止与浙大的交流会,这失败的标签就会永远伴随着人文学院。也会坐实了“人文无文人,一院不敌一系”这样的说法,我不想学院的后来人一直都抬不起头,挺不直脊梁,更希望他们能够以学院为傲!”
“这所学院已经丧失了它原本该有朝气和傲气,所以,急需一场能够扬眉吐气的胜利来鼓舞人心。相信这样的胜利一定能给学院带来新生!如同久旱农田,忽逢甘霖。”
“这场雨就交给你了啊。”
感觉到肩膀被人推了一下,关九思又再次回神过来,歉意一笑:“不好意思,刚才想起一些事,霸王兄你接着说。”
项籍有些无奈,“就是辩论会的辩手的分配问题,我们一共五人,得先除去一人,然后决定剩下四人的各自分配。”
话音刚落,陈思思就怯生生地举起手,“我...我想主动退出辩论,我跟人辩论什么就会紧张,说话便吞吞吐吐,这样只会拖累大家。”
听完她的话,关九思便笑着开口:“好的,能看出思思学姐不是那种会跟人吵架的人,能够理解。”
他接着说道:“至于辩手分配,我先说出我的提议,你们先听听看,再说一下意见。”
“一辨,主要在于立论,首起本方的观点。语言要求简练,有概括性、逻辑性,多以理论为主。所以我认为由双专业,逻辑性强的陈茹萍学姐担任。”
“二辩,也是攻辩手,说白了就是进攻性要强,且有针对性,所以由罗潼学长担任。”
“三辩,也称“灵辩手”,主要就在于这个“灵”字,需要具备有灵魂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对方的观点漏洞。这由霸王兄担任就再为合适不过了。”
听到关九思对其他三人的称呼,此时的项籍愈发觉得霸王兄这三个字尤为亲切,狭长的眼睛眯成一条线,不过被长发遮挡,好像是吝啬那抹风光。
“至于四辩,我认为我可以。”
“最后,我们一定能赢。”
没有过多煽动情绪的话,简短的言语却透露着强大的自信。
由于昨天长达三小时的讨论,几人对关九思都有了更为全面地认识,所以对此都毫无意义。
因为,最后作出总结的四辩,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辩位。
此时早已没有心怀芥蒂的陈茹萍无奈一笑,还真是自己说的,能者居之啊。
其实,最早她跟罗潼来参加交流会就有了回去被大家嘲笑的准备,对辩论会更是毫无信心。不过,在感受到关九思的决心和昨天被他与项籍的博闻强识所震撼后,心底仿佛都燃起了一丝冲动。凭什么自己不如别人?凭什么自己就不能赢?
至于项籍,想法则简单许多。他对辩论什么的都不感兴趣,不过,关兄想赢,我自当助他一臂之力。
坐在靠后一排的柳芝兰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不由暗叹,这个男生,凝聚力还真是强大啊。
随着车速减缓,慢慢驶入校园停车场。关九思不由收敛心神,终于到了啊,从前的求是书院,今日的东方剑桥。
几人刚走出停车场,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一行人,似是在迎接他们,脸上的睥睨又是那么的倨傲。
在一位应该是老师身份的中年男人带头下,身后有两男两女迈着不情不愿的步伐迎了过来,只有一人紧紧跟上中年男人的步伐。
“柳老师,同学们,你们好,都辛苦了。”中年男人和蔼地笑着说道。
还是穿着昨天那身蓝色罄纹缎旗袍的柳芝兰也是微微一笑,“你好啊,王老师,好久不见了。”
倾国倾城。
几个男生都不由地看痴了,甚至两位女生都为之惊叹。
一旁,项籍正用一种趣味的眼神示意关九思,并偷偷地竖起大拇指。
关九思对此会意一笑。
原来是方才他们两在车上闲聊的时候,项籍问他对辩论会有几成把握。
他思索了一下,说道:“五成吧,我们几人不算差了,跟对方阵容应该相差不大,主要看临场发挥,由于对方占主场优势,所以理应比我们多一成胜算的。”
顿了一下,他接着偷偷往后撇了一眼,放低声音,神秘地说道:“不过我们其中有一人,能扳回这一成。”
一头雾水的项籍不由好奇道:“谁啊?”
关九思狡黠一笑,:“柳芝兰老师。”
想不通其中深意的项籍更为疑惑,“为啥?”
“笨啊!色令智昏!”
项籍:“……”
此时,对面的王老师接着开口:“走吧,交流会的地点在学术报告厅。”
说完,便转身带头引路。
一路上,都是两位老师的闲聊声,以及浙大几位学生的窃窃私语。
而关九思一行,就只有他和项籍还是平淡如常,好似主人一般,四处欣赏着浙大校园内的布置和风景,谈笑风生。其余三人或多或少都流露出一丝紧张。
而身后的谈笑声也引起了那位王老师的注意,他笑着向柳芝兰问道:“柳老师,这两个学生是大学几年级的?”
柳芝兰朱唇轻启,“左边那个是大学一年级,右边则是三年级的。”
王老师有些惊讶,“大一?好像从没有大一的学生来参加过交流会啊。”
柳芝兰面露微笑,“他还是我们院长钦定的组长。”
王老师赞赏道,“这两个学生都很不错。”只是心里不禁更为疑惑。听说,那位老院长,可是出了名的眼高于顶啊,不过,他的学识也着实令人钦佩,当年还在浙大求学的他,就能自己在各大文学权威杂志上发表作品。更是获得浙江文学协会的青睐,但不知为何,刚毕业的他就义无反顾地选择在人文学院就职。
身后这位让他如此青睐的年轻人,又究竟是何方神圣,看来这场辩论会不似以往般无趣了啊。
将近一刻钟,众人总算到了学术报告厅。同其他学校报告厅的设计差不多,只是更为宽宏大气些,此时偌大的报告厅内已经三三两两坐了一些人,应该是闻讯而来的浙大学子,见到众人进来,都用着好奇的目光打量关九思一行人,神情中或多或少,都流露出一丝鄙夷。或许由于柳芝兰的缘故,他们才收敛了些许。
紧接着,王老师领着众人来到后面的一个小型会议室。应该就是进行交流会的地点了,至于后面的辩论会,则是外面那个能容纳近千人的报告厅无疑了。
各自落座后,王老师只说了一段简洁的开场白,就宣布交流会开始。
接下来就是枯燥乏味的流程,双方关于各自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发言。不过关九思还是通过发言过程中的自我介绍了解到对方几人的名字。
坐在自己对面的是交流小组组长,名叫曹毅,大三中文系学生。
关九思从双方刚见面便留意到他。因为只有这个男生从头到尾,都没有对自己一行人表现出轻视,始终平和以待,甚至在自己与项籍谈笑之际,他感到有趣的地方,还会出声附和两句,所以关九思对此人还是抱有些许好感。不过作为接下来辩论会上的对手,他又不得不心生警惕,一直留心观察着这个其貌不扬的男生。
自他往右,座位上的两男两女分别是吴磊,于江,李璐瑶,杨思琦。
至于这四人,关九思都印象平平,通过方才的发言,这几人都是和罗潼,陈茹萍差不多的类型,专精于一门学问。
只有那个曹毅,让自己拿捏不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