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发现和利用金属之前,就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并发展出了早期文明。
比如石器时代。
那时候,石器,木器,是人类最主要的工具,后来才慢慢发展出了陶器、青铜器,铁器。
方林现在准备制作的就是一件可以用来烧开水的木制容器。
他把一根捡来的,中部开裂的朽断树干,从裂口处劈开,把宽大的那一面,架在火焰上灼烧。
干枯的树干中部很快焦黑、碳化。然后他用尖利的石块,凿刻焦黑的部分。
树木碳化后,原本的纤维结构被破坏,强度、韧性降低,变得很松脆,在石片勾划下,很快凹出一个坑洞。
这时候就不能继续炙烤了,因为飘忽的火焰会把计划保留的边缘也烧掉。
于是方林把树干放平,用树枝把篝火堆中燃烧正旺的木炭拨进树干坑洞里。
“呼—”鼓足一口气猛吹炭火,坑洞里的木炭嗤嗤作响,加速燃烧,火星四射。吹完这口气,明火就砰地冒出来。
方林又往坑洞里加了一些烤干的碎木,满意地点点头,走到一旁的“伞包”处,对着闭着眼休息的艾丽西亚说到:
“我去搜集一些工具,离开一会就回来。”
艾丽西亚睁开眼又闭上,示意知道了。
方林走向了刚刚翻越下来的山坡,这里有很多碎裂的花岗岩,是良好的工具原材料。
他挑挑拣拣,足足抱着一衣兜的碎石返回了营地。
路上还发现了一小片灌木丛,上挂着零星的干瘪果实,颜色深黑,大小有葡萄干的两三倍大小。
“这是蓝莓干!”
方林大喜,这是野生蓝莓的果干,自然风干后还没有落地,可以直接食用,而且富含维生素、果酸,是很好的电解质补充。
方林记下位置,先把石块送回营地,然后重新跑了一趟,把所有的果干采摘一空,一共14枚。
再次回到营地,枯木凹坑里的明火已经熄灭了。
他先把几块鹅卵大的石头放进篝火堆中煅烧,然后用一根坚硬的树枝,伸到树干坑洞里用力刻画,继续挖深挖大坑洞。
树枝碳化燃烧起来,就抽出来往地上一插,熄灭火焰,继续刻画。间或对着坑洞一侧吹气,把高温的火焰往内壁上逼,加快碳化速度。
这时篝火堆里突然传出一声炮仗似的炸响,“啪!”火花四溅,篝火都被炸散了。
艾丽西亚吓了一跳,用力抬起头看起方林。
“没事,篝火里的石头烧炸了,可能是哪块石头中间有水份。你继续休息吧,我很快就能把水烧好。”
听到很快能喝上水,艾丽西亚蠕动了下干涩的嘴唇,轻轻点了点头。
方林关闭翻译软件,把手机放回收艾丽西亚身边,她的手机还有60%的电。
树干的坑洞不断扩大,最后成为一个茶壶大小的洞,方林用降落伞的伞绳,绕城一团用力地在内壁摩擦,慢慢把坑洞摩擦的光滑又干净。
而且碳化层由木质纤维变为晶体结构,透水性大幅降低,通俗说就是不容易漏水、渗水。
这时篝火堆里的石块也烧热了,他从旁边捧来干净的积雪,填进木坑,然后夹出滚烫的石块放进去。
“滋滋…”
积雪快速融化,雪水接触到石块立刻沸腾冒泡,腾起蒸汽。石块的温度一开始接近火炭的温度,它不断放热,方林不断加入积雪。
等到两块石块温度降低到100度以下,沸腾现象停止了,方林把石块清理出来,重新夹在炭火上加热。
这时木坑里留下大约三瓶纯净水的雪水,不过黑乎乎的,还飘着一层浮灰。
而且这“锅”水也还没有完全煮沸,温度只有四五十度左右,还属于半生水,不能喝。
这只是用来刷锅的。
方林用伞绳继续摩擦木坑,水很快变成了墨汁色。
如是两遍,而且石块也洗过两次“澡”后,再煮化的水已经只有轻微的灰色了。
而且这期间,方林还在有意识地把篝火的火炭拨出来一堆,专门用来加热石块,这样石块虽然仍旧免不了携带浮灰,可并不会被熏上黑烟。
灼热的石块依次被放入坑洞。
水的热传递速率很快,几秒钟就会把热量吸出,停止沸腾,再多等几秒等它放完热量,方林就会把它夹出去,重新更换一块石块。
随着水温的升高,每一块石头引起沸腾的时间不断延长,从最开始两三秒钟就会停止,直到最后放入石块后,十几二十秒钟,石头表面始终在沸腾。
这是因为水温已经达到了100度,和石头的温度差缩小,所以放热引发的沸腾时间,就延长了。
而且不仅是时间的延长,锅里的沸腾动静也变得特别大,就像真正的烧开水一样,整个锅口水花四溅,损失掉了不少的水。
将石块捞出,剩下一锅有少量漂浮物,发灰又泛着蓝色的热水。
可以喝了。
野外生存饮水,最重要的是安全,避免寄生虫入侵,所以一定要烧开。
至于黑灰,反正是煅烧残留,无毒无害,除了影响口感,并不影响饮用。
这时方林拿过杨琳被撞裂的头盔,上面有贯穿前后的几道裂纹,方林暴力拆开,找了一片合适的凹面碎片,打磨掉锋利的裂口后当做勺子,给杨琳喂水,还从“锅底”捞了几个煮得松软膨大的蓝莓,喂给杨琳吃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