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和狼的战斗永远不会停止。人们都认为狼会赢,可是麋鹿胜利的时候也是有的。
所以尼古拉二世对战胜美国甚至不战而胜,是非常有信心的。
比如说,如果日俄战争的时候波罗的海舰队走另一条路线(当然,当时的时间、季节都不允许,而且俄国人没开出那么大的脑洞,而且摩尔曼斯克的建设也不足,而且阿拉斯加不在手中,问题是很多的)……
与大批仍在不断去往阿拉斯加的淘金者不同,约翰是一名从美国华盛顿州来到俄罗斯帝国阿拉斯加省的游客,阿拉斯加的旅游业建设和宣传也算初见成效。
费尔班克斯,这个新兴的阿拉斯加城市此时仍是淘金者的一个聚集地。话说费尔班克斯成立的时候并不叫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源于1904年就任的美国副总统费尔班克斯。不过现在已经卖给了俄罗斯帝国,自然他没机会给这个市镇冠名。尼古拉二世出于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仍然以此命名市镇,还标榜这是“美俄友好”的表现,不过西奥多总统这个诺贝尔奖得主的大名都没有位置呢?看来还是沙皇陛下考虑不周啊,那就不好意思了。
现在的费尔班克斯,几乎每天都有淘金者来到这里,追求一夜暴富的梦想,他们有的得到了黄金,有的得到了白银,但更多的人空手而归,财富并非是那么容易取得的。
不过,与此同时,费尔班克斯这个新兴市镇也增加了一批士兵和军营。
费尔班克斯不仅是交通要道(后来的太平洋大圆航线中继站,以及阿拉斯加中部和东部地区行政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俄军在阿拉斯加中部地区的重要军事据点,其扼守金矿、银矿产区,地处生产小麦、马铃薯和蔬菜的阿拉斯加重要农业产区塔纳诺河河谷,其农业经过俄罗斯帝国行政当局大力开发,可提供阿拉斯加中部大部分居民的生活补给需求。
按照规划,到1905年3月,俄罗斯帝国向费尔班克斯自治市镇派驻了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支队,编制一个旅,兵力约3000人,配属一个炮兵连。至此阿拉斯加俄军总兵力增至4500人。
别说几千人,就是在阿拉斯加驻扎重兵集团,也不是做不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袭击阿留申群岛时,美国在阿拉斯加一口气派驻了14万大军和大量空中力量,为后来解放阿留申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的“千里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世纪,美军在阿拉斯加仍保持8万人的兵力。
当然,现在在阿拉斯加几千人、最多一万余人足够了,俄国又不想和英国在这里瞎折腾,能够保证安全、防止入侵即可。
约翰惊讶地发现当地还建了一座至少在费尔班克斯是最高大上的酒店,经过询问是新建的。
约翰走了进去。
……
“什么?费尔班克斯这种地方居然有‘开会高峰’?!你是不是耍我?”
“不,先生,我是认真的,好像是什么极地会议来着……”
虽然是夏季了,但是在育空河中游的航道上,正搭乘着一艘汽船驶入阿拉斯加境内的加拿大育空地区长官,还是打了个喷嚏。
育空地区长官此时揉着鼻子,满脸抱怨的神色。
“俄国人搞什么鬼,他们是闲得慌吗?倡议什么北极理事会……”
尼古拉二世倒不是闲着没事干,这纯属一件小事罢了,在1904年6月,俄罗斯帝国就倡议英(此时加拿大还是英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丹、挪、俄四国各派代表组成北极理事会,讨论北极问题。
英挪丹对此比较无语,不过还是派出了代表,于是育空地区的地区长官被派为英国代表,丹麦驻朝鲜大使(目前这个职位已经差不多没有意义了)被派为丹麦代表,挪威受到瑞典的掣肘,于是俄罗斯帝国自作主张,把挪威著名北极探险家和后来的外交官(1905年6月曾作为挪威代表赴英国争取挪威独立的支持,随后成为首任挪威驻英公使)的弗里乔夫·南森拉了过来,充作挪威代表。俄罗斯帝国的代表就是阿拉斯加省省长肖恩·帕内尔。
1904年6月1日,费尔班克斯的北极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英挪丹三国不知道该谈什么东西,议案全部由俄罗斯帝国提出。
作为阿拉斯加的省长肖恩·帕内尔对北极问题算是最关注的。他颇富热情地提出了阿拉斯加与加拿大之间的诸项问题与合作事宜。
比如说,“关于波弗特海的划界,建议仍以阿拉斯加与加拿大的陆地边界所在经线,即西经141度线为界。”
加拿大与阿拉斯加以西经141度线为陆界,但后世加拿大主张以大陆架划分波弗特海边界,美国主张顺延经线。
此时英国还是三海里领海而已,因此育空地区长官很正常地点点头,他以前是不太清楚波弗特海在哪里的,看了地图之后对此嗤之以鼻,觉得俄国人小题大做,认真察看之后认为这个提议简直莫名其妙,顺延经线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当育空地区长官表示赞同的时候,也注定他将被后世加拿大人民安上一顶卖国贼的帽子了。
关于西北航道,肖恩·帕内尔提出按照三海里划界的原则,应属公海。英挪丹均表示赞同,以后他们会后悔的。
由于个人原因,挪威代表对北极问题相当感兴趣,不过扯了这么多,英丹代表都快要打呼噜了,这时候英国人总算听到一个对他们而言还勉强有点意义的议题。
“关于林恩运河问题,我方的意见是……”
育空地区长官总算打起了精神,林恩运河对加拿大自治领而言还是有点意义的,主要是对育空地区南边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有意义。
“林恩运河五年前即已正式确认为阿拉斯加的领土和领水,此点不可更改。我方可允许加拿大渔民和淘金者自由通行林恩运河,条件是我方船队也可自由使用鲁珀特王子港。”
“我方可以考虑。”育空地区长官总算认真地回答一次问题了。不过与此同时,丹麦的代表已经昏昏欲睡了。场面一时显得相当尴尬。
“咳咳……”肖恩·帕内尔咳嗽几声提醒一下丹麦的代表。
“我方认为,北冰洋的主权属于并且只属于北冰洋沿岸国家,因此我方提议,北冰洋沿岸四国垄断对北冰洋的控制权与开发权,北极理事会不接纳非北冰洋沿岸国家为正式成员国,仅能给予其观察员国身份。”
“同意……”丹麦代表一副你真会搞事情的表情表示赞同。肖恩·帕内尔十分郁闷,作为一名光荣的阿拉斯加居民,他十分热爱自己的北极故乡。这个涉及四个国家,三个大洲,整个北冰洋,而且涉及如此神圣庄严的领土主权问题的北极理事会,怎么你们这么不积极?
一定是他们没有见识过北极地区的美丽风光和丰富资源,所以领悟不到它的重要性!
“我方提议各国代表访问塔纳诺河河谷的北极乡村地区,倾听北极原住民的心声!”
挪威代表表示很赞同,但主要是由于个人原因,而英丹代表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番折腾之后,终于在1904年6月10日,北极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圆满结束。
肖恩·帕内尔精神抖擞地作总结发言。
“最重要的努力在于提高北冰洋沿岸国家的北极意识。这对我国和挪威可能并不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国与挪威是北方国家,是北极国家,北极地区是我国和挪威很大的一部分,但英国和丹麦不同,除加拿大自治领外,英国本土对北极的关注程度较低。丹麦的情况也一样,除了冰岛人民,本土丹麦人民缺乏对北极的关注。”
不是缺乏,是根本没有。虽然在心里吐槽不已,但英国和丹麦的代表还是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肖恩·帕内尔倒是自我感觉良好:“这次会议的工作成果还包括推出一个长期战略计划,我国已经有了一些计划,但北极理事会以及北冰洋沿岸各国作为一个整体,还从来没有出台过长期战略。我相信我们需要这样一个计划,这将有助于确定理事会的优先事项并提供标准来更容易地衡量我们的进步。”
依然由于个人原因,挪威代表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英丹代表则只是附和而已。
“此外,本次会议还聚焦在资金上。我们大家谈论了为理事会工作的进行增加资金或者至少有稳定的资金。目前为止,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是临时的,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投资,但我们也有改变的想法。如果你不知道哪种资金流能够持续三四年,那么接下来的计划很难达成。至少,我认为我们需要转换,使北极理事会的资金变得更容易预测。北极理事会的行动费用低廉,每年只有约1万美元用于年度行政功能的需要,由于政府和其他实体的贡献,包括实物捐助,使得在项目上的支出是更难以量化的。”
……
“本次会议讨论了北极国家之间达成一个促进科学研究创新的有约束力的协议。这份努力即将开花结果,我希望从现在开始一年后,当我们再回来在费尔班克斯汇聚时,我们将能够签订这份协议。据我所知,各位依然将作为各自国家的代表。”
卧槽,明年还要来!英国和丹麦的代表想哭的心都有了,耳朵边还在传来嗡嗡的吵闹声,这个该死的阿拉斯加省省长,他怎么这么无聊?
“然而,这项协议背后的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障碍,在整个北极的科学研究的行动中仍存在问题需要解决……”
在育空地区长官逃也似的离开时,肖恩·帕内尔走上来握住了他的手。
“作为阿拉斯加省省长,我很高兴与相邻地区的行政长官会面……阿拉斯加和育空地区互为彼此的好邻居、好伙伴,是俄罗斯与英国、加拿大的友谊的桥梁……”
“今年10月我邀请您参加阿拉斯加省与育空地区的友好合作论坛,届时我们可以在费尔班克斯尽情享受阿拉斯加的壮丽美景,我们可以搭乘着狗拉雪橇在极夜里追逐极光!”
……
勒拿河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勒拿河三角洲宽广而辽阔,河口三角洲随着泥沙的淤积,面积不断扩大,俄罗斯帝国的领土也随之悄然增长。
……
1904年8月,在勒拿河以东,东西伯利亚海岸,亚纳河口,北亚地区丰沛的淡水在此滔滔不绝,注入海冰融化的北冰洋之中。
高尔察克率领着俄罗斯帝国北冰洋舰队在这里短暂抛锚。
俄罗斯帝国北冰洋舰队来这里,主要的任务是执行科学考察和探险!
没错,目前的俄罗斯帝国北冰洋舰队,真的只能算是一支北冰洋探险队而已,驱逐舰已是强大火力,巡洋舰则是绝对核心,破冰船才是绝大多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