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这件事情只能让你来了,换成其他人,一定反过来对我百般劝阻,那些家伙,为了几根铺铁路用的枕木,就不惜把整个国家塞进战争的列车里!”尼古拉二世笑道。
“陛下,这个比喻(其实是事实)真是精辟!”维特也笑着说,“我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
事情并没有多麻烦,维特只要把把沙皇的《日俄密约草案》交给日本驻俄国公使栗野慎一郎即可。
……
1903年4月2日深夜,日本驻俄国使馆。
栗野慎一郎作为驻俄国公使,日子自然是好过不了的。比起在美国的日子,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就如同现在的日本驻华大使一样,自然是没几个人给他好脸色看。
俄国和日本作为两国人民矛盾源远流长的两个国家,栗野慎一郎不知道多少次代表日本向俄国表达抗议,也记不清自己多少次代替日本接受俄国外交大臣洛巴诺夫的雷霆咆吼。
“听说国内的元老们准备发起最后一次和俄国的谈判了……”栗野慎一郎喃喃自语,他没有上床休息,而是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支着脑袋。
栗野慎一郎知道国内的气氛,也猜到战争阴云正在步步紧逼。
只要一看到沙皇额上被掩饰得很好的伤疤,听到别佐勃拉夫谈论鸭绿江两岸森林资源时兴奋的声音,感受到洛巴诺夫语气中的不善……
栗野慎一郎就觉得,谈判是不会有结果的。
“俄国人为什么就那么自大,那么不在意帝国的尊严呢?帝国还不够强大啊!”
栗野慎一郎叹息着。
虽然日本帝国的军事、经济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尽管越来越多的欧美人开始了解和接受日本,但在很多西方人眼里,他们依然是远东的黄皮猴子,依然是未开化的野蛮人。
而俄国,可是“欧洲的蒸汽压路机”呢!
如果日本是在欧洲,和俄国接壤,那一定不敢与俄国叫板。
“幸好,在远东,俄国只能发挥它的一小部分力量……”
栗野慎一郎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突然,使馆的人员进来报告:“大使先生,俄国财政大臣维特阁下来拜访您。”
“啊?”栗野慎一郎先是一惊,又是一喜。
如果俄国还有什么人对日本温和,栗野慎一郎敢说,就是维特了。
尽管维特谈判起来非常难缠,但是他一贯主张日俄之间达成妥协,和平共处。
谈判桌上扯皮,总好过那些叫嚣着上战场决一死战的人吧?
维特走了进来,他的动作很快,从皇村回来,哪都不去,直奔日本驻俄使馆,而且挑在晚上。
“大使阁下,我是来递交沙皇陛下的密约草案的!”维特笑着说。
“啊……”栗野慎一郎顿时有些张口结舌,密约?沙皇要订立什么密约?
“这是我国沙皇陛下亲手书写的,我建议您立刻通报贵国天皇、首相和高层,尤其是伊藤博文阁下。”
维特拿出了尼古拉二世用英文书写的草案。
栗野慎一郎做过驻美公使,肯定看得懂英文。
栗野慎一郎双手接过草案,仔细地看着,思索着……
《日俄密约草案》的内容很简短,只有三个条款。
①两国协议不在对方势力范围内谋取特权,亦不阻挠对方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寻求特权。
②俄国承认日本对朝鲜之保护权利及在朝鲜现存的政治关系,不阻挠此种关系之继续发展。
③日本承认俄国在满洲和蒙古的特殊利益,不加任何干涉。
……
看完条件,栗野慎一郎知道了,这差不多就是满韩互换的调子了。
栗野慎一郎听说,国内的大佬们就是准备用满韩互换来最后和俄国谈判的。
这样的话,应该可以达成妥协吧?
当然,他肯定是不敢打包票的。他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
过了一会儿,栗野慎一郎镇静地说:“财政大臣阁下,我会向国内汇报的。”
“静候佳音。”
维特匆匆离开,他可不想让英国人发觉蛛丝马迹。
……
维特走后,栗野慎一郎不管现在是深夜了,他亲自坐到发报机前,一个字一个字地,把密约草案全文打出,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当东京接到草案时,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1903年4月3日下午,明治天皇睦仁正式召开御前会议。伊藤博文、井上馨、山县有朋三位明治维新的元老,以及首相桂太郎、藏相曾祢荒助、海相山本权兵卫、外相小村寿太郎等人陆续进入皇宫。
每个人手上都拿到了一份《日俄密约草案》。
沉默了一会儿,桂太郎先开口了:“陛下,诸君,俄国皇帝草拟的密约草案中,俄罗斯展现了一定的诚意,在远东做出一定的退让,我国完全掌控了韩半岛,但密约也意味着我国的势力无法进入满洲。”
桂太郎在这个问题上是个骑墙派,他也不好发表倾向性意见,毕竟此时没有根基的桂太郎,某种程度上只是元老山县有朋的傀儡,一半以上的阁员都是山县有朋给他安排的,被人讥讽为“二流内阁”。
如果非要说他个人怎么看待,他是认为日俄可能很难避免冲突,但是俄国毕竟是列强大国,如果俄国主动要求妥协,日本也不应该拒绝。
这个时候的日本高层还没有出现三四十年后那样的上等兵当首相的无语境界,还是比较理智的。
桂太郎还是想说,现在妥协应该是上策,毕竟大家都商量好了,用满韩互换和俄国最后再谈判一次。
不过他也不知道元老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变数难料啊,他现在无力参与最高权力的博弈,还是“认真”当好这个傀儡为妙。
伊藤博文一直对日本的实力有清醒的认识,他就是最赞成满韩互换、日俄妥协的元老,现在俄国人主动伸出了橄榄枝,他觉得必须要抓住!
伊藤博文知道,国内那些“志士”们没准还要闹腾起来。可是国家大事,岂能由“志士”们涌上一腔热血便决定了?
因此出言道:“俄国毕竟国力强盛(尼古拉二世:不敢当,不敢当……),既然已经允诺满韩互换,依我之见,便当与之妥协。”
海相山本权兵卫是个主和派(开战之前,开战之后自然是往死里打)表示:“俄国海军总体实力毕竟强于我国,应以妥协为上策。”
虽然海军不能再战疆场,但是战列舰都是极为宝贵的,一想到要和俄国的太平洋舰队,乃至欧洲的增援舰队死磕,山本权兵卫就满头是汗了,压力山大啊。
现在的情况自然再好不过了,海军力量丝毫未损,妥协吧,别打了。
陆相寺内正毅有些郁闷,这样一来,陆军不就无用武之地了吗?
日本陆军现在也只有12个师,如今不打仗了,作为岛国,而且为了实现称霸东亚海洋乃至太平洋的目标,海军还是能继续扩张的,陆军可怎么办?
于是态度便是反对:“陆军健儿英勇奋战,必能保证国家应有之利益。俄人欲独吞满洲,不可任其肆意妄为。”
“陆军能打到长春吗?”山本权兵卫反问道。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寺内正毅当即语塞,长春啊,陆军想打下可是千难万难,真打起来,连奉天可能都够不着呢。
如果让寺内正毅说真心话,他会讲,陆军是肯定打不下长春的!
很诚实,历史上运气逆天的日本,也顶多打到奉天以北,连四平都没打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