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尚知道佛山1938年沦陷,没几年时间了,他得做做准备。这样的想法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没有所谓的“剧情人物不用去管”的犹豫。
且不说小白传送的都是真实世界,叶问和张永成待他如亲弟弟一般的态度也让他完全不能无视。
日军攻占佛山的时候,死伤无数,就算叶问是个高手,也架不住枪炮子弹,现实毕竟不是电影,万一有个蝴蝶效应,出了什么差错就不好了。所以苏尚的打算是提前把叶问一家弄到香港去,这是叶问原来的生活轨迹,只是提前一些罢了,想必他能够适应。
苏尚从来没有想过还没有正式开始大学生活,他竟然已经走上社会了,虽然是七八十年前的社会。
叶问深居桑园,不怎么到佛山的街头走动,也不知道佛山另一面的样子。他有自己的圈子,是讲规矩,讲本事的功夫圈子。
但佛山不是一个小城市,人口也很多,所以在电影中没有涉及的部分也很多,比如那些深夜中闪烁的一面。
武痴林一开始没搞懂苏尚已经回到了佛山,为什么没有回到他的酒馆来帮忙。但酒馆掌柜的消息还算灵通,也知道这佛山的夜间渐渐的太平起来是谁的功劳。
没错,苏尚用街头打斗在磨练自己的功夫,同时也磨练自己在表面有序的混乱社会下如何斗争,比如深夜的佛山,比如香港。
佛山当然比不上香港的繁华,也比不上香港的肮脏,但在规矩上都有大同小异之处。
苏尚手上用得比较熟练的功夫有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其中形意拳和八卦掌是尚云祥的真传,八极拳是路上遇到的一个老人传授。兵器中,尚云祥传了剑法,神秘老人传了六合大枪,后来苏尚一查资料,确定神秘老人就是“神枪李书文”。
李书文是谁,后世知道的人大概不多,更多的是通过日本的游戏来了解。却不知李书文是这个时代真正的王者之一。一杆大枪杀得所有敌人人仰马翻,但他杀心稍重,所以名声不好。
尚云祥的剑法是一绝,但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他的弟子李仲轩曾在书中记载这样一个小故事。
李仲轩和尚云祥学武时,其另一个师傅唐维禄听他说只学了尚云祥的拳脚,叹气说学了拳脚功夫都是假,学到了尚云祥的剑法才是真。
苏尚运气好,凭着看起来很天才的学习能力让尚云祥和李书文倾囊相传。
武术一道是绝不可能一个人闭门练习,需要和人的对练才能感受力和劲在斗争中的变换,一个人对着靶子只能感受到自己的反作用力。即便是咏春的木人桩也是在入了门之后的高级阶段才有的练习方式,前期仍然是与人推手为主。
苏尚自己一个人在神通世界找了合适的场地,练了“许多年”的各种套路,却还需要在真正的实战中固定下来,所以佛山那些街头的黑恶势力就成了很好的练习对象。
一开始苏尚也是摸黑找上一两个人“切磋切磋”,后面拳法渐渐熟练之后,开始找四五个人以上的小团伙的麻烦。如此往复,渐渐地,身上的功夫已经渐渐地化为本能,即便遇到危险情况也不会丢了功夫胡乱打上一气。
这段时间里,苏尚的形意拳更加熟练,只可惜八极要和劈挂拳配合练习,苏尚不是很喜欢劈挂拳的架势——高举双手。所以较少练习,不知道八极拳前辈知道了会不会掀开棺材板儿跳起来。
形意拳等内家拳暗合五行阴阳之道,对人的脏腑情志有一些影响,所以虽然苏尚渐渐铲平了佛山的阴暗面,但他表面看起来却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仍是个阳光少年。或许杀人无算的李书文也是这个原因才看起来只是个普通的山乡老人。
叶问能感受到苏尚内在的气质变化,知道他的功夫已经真正开始上了身,成了本能,也很为他高兴。
时间一点一点走过,现在佛山街头的武馆虽多,但不像以前那般没有组织,苏尚统一领导了他们,方式嘛,当然是以武服人。同时苏尚还学习洪震南在香港设立的规矩,凡是在佛山开武馆的,必须要经过众多师傅的一致同意才可以。
在这个过程中,苏尚和不少来自天南海北的高手交手过招,有的浪得虚名,也有的深藏不漏,让苏尚的见识和感悟很是增长了一番,功夫也越发的扎实。已经和叶问打得有模有样,不分胜负。
叶问为他的本事感到高兴,同时也经常开玩笑说:“小尚,你这样会没有朋友的,朋友都叫你一个一个地打败了。”
苏尚尴尬地笑笑,他知道叶问只是开玩笑。
桑园的管家换了位旺叔,佛山警局的探长换了位李钊,苏尚知道剧情大概快开始了。
李钊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学生,在别处干了两年最终还是回到了老家佛山。他听闻佛山现在的第一高手是苏尚苏师傅,因此有意拿苏尚开刀,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
有两家武馆因为弟子私下斗殴了两下被李钊带人给关了,两家武馆的师傅找到苏尚,希望他能帮忙说说情。
苏尚已经从一个初入大学的普通学生党蜕变成一个……整合了佛山所有武馆的学生党。新世纪的素质教育让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这个时代有所不同,一眼就明白了李钊的主意。
他想到了电影中叶问折服李钊的方式,所以只身一人去了警局,和李钊一起呆在一点审讯室里。当天值班的警察都说没听到屋子里有枪响,李钊后来却申请了一把新警枪,而苏尚则完好无损的离开了警局。
自从苏尚整合了佛山的武馆,很多都知道佛山除了叶问还有苏尚最能打,至于他们两个谁厉害,肯定是不相上下了,没看到苏师傅和叶师傅没事就坐下来一起喝茶聊天么,他们肯定早就切磋过了才关系这么好啊。
没过多久,佛山来了个姓廖的师傅,想开武馆。他听说了佛山的规矩,便想找苏尚切磋一下,苏尚早得到消息躲到叶问这儿来了。
叶问一家和苏尚正在吃饭,夹杂讨论一些关于东北抗日联军成立的消息,只见旺叔进来了,后面还跟着个人。苏尚把眼一瞧,果然是电影开头找叶问比武的廖师傅。
不出所料,廖师傅走上来说明了情况,想跟苏尚比试功夫。
苏尚微微一笑,说:“廖师傅,不巧,我正在吃饭,你看比武的事情就改天吧,或者你等我吃完再说。”
“不急不急。”廖师傅摆摆手,“你先吃,我等等就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