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王晓明找了间幽静的茶馆,他决定不回家了,在路上的时间耽误太多。万一电视台这边叫他,他就又得匆匆忙忙赶过来。
茶馆的包间很幽静,隔壁的喝茶的人都讲话如同窃窃私语。
王晓明选了这间的原因,就是因为从这间包厢的窗口看去,对面的顶楼正是华夏好声音的大幅广告。
这个广告上面写着华夏好声音的宣传,右下角还有勇者集团倾情赞助的字样。
王晓明心里微微一颤。
这里有段不得不说的往事。
王晓明和这个勇者集团还有几分瓜葛。
十年前,王晓明正在读初二的时候,住在父亲的厂里。那时候,厂子正在改制中,下岗人员还没有安置,因此,王晓明和父亲在那里住了好几年。
机械厂占地很大,许多人看中了这个地方的潜在发展空间。就有一些投资人陆续来过。来得最久的便是王晓明初恋的父亲——欧阳勇。
这位欧总算不得最有钱的投资人,不过,当时的他也曾租了机械厂几个车间,在里面鼓捣什么,而他,就租住在王晓明家的楼上。
那时候的王晓明,是最懵懂的时候,因为邻家的欧总,带着他家十四五岁的女儿来了,在王晓明的邻班上学。
她叫欧阳杨洋。是个拉小提琴的姑娘。时常穿着格子毛线衣,胸前挂着一串钥匙,让人感觉既青春又童心!
六年前,高二分班,他们分到了一个班上,而且同桌。作为学霸,杨洋的压力不小,却无处倾诉,王晓明又有些情窦初开,两人就成了闺蜜一般亲近。
两人有过一些小秘密。
那时候,杨洋的父亲创建了勇者集团,一跃成为江南市数一数二的富豪,而那段萌萌的初恋,就因为被学校教育扼杀了。
王晓明心中还是充满了一种美好的感觉,但他必须面对现实。趁这会儿功夫,赶紧码字。王晓明迅速拿出了手提电脑,就在包间里写起小说来。
时间过得很快,王晓明也快速的码了几万字。
王晓明看了看窗外,外面华灯初上了。城市的夜色到处流光溢彩。
他伸了个懒腰,才想起怎么没见电话?他翻到了手机,拿出来一看,25个未接来电,最近一个是几分钟前,他才想起当初为了排队,把手机调成静音了,我倒,一看号码,电视台座机打了十几个,还有江河教授打了好几个。
他连忙回电话给江河:
“江河教授……”
“王先生,你终于打电话了,麻烦你快来节目组,其余的人已经录完了,就等你了。”
王晓明匆匆进了电视台的会场,才发现观众已经散了,只剩下评委们。
有曾经以一首歌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手谭英,有号称香江音乐教父的周宗胜,还有当下火得一塌糊涂,长期霸占各大榜单的歌手肖杰,当然,还有江河教授。
江河一上来,就说:“小明教主,我们都等了好久了。”
谭英笑起来很迷人的说:“教主,你刚填了表,我们就对照相片比较了一下围脖,原来是您,屈尊来我们好声音。
众人都期待的看着他。
王晓明知道,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于是说道:
“是的,我是王晓明。真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
江河说:“你的声音,我录了下来,传给了国内外几个知名的词曲家,他们都恳求你唱他们的作品!”
“这里有七首歌曲,都是著名词曲家的作品,你选一首吧。”
王晓明看了一下,说:“这些歌都写得很好,但是,我妈妈生前曾经写了一首曲子,我修改了一下。我想唱这首!”
江河教授有些不解的望着他,说:“王先生,你要知道,这些词曲家都有成名作的,在娱乐圈算是有影响力的!
王晓明点点头,说:“江教授,这点我知道,但是,这也是我的一个梦想!”
江河教授看了一下其他几个评委,似乎是交换了一下意见,说:“行吧。”
于是他把王晓明拿来的歌谱交给了乐队,王晓明试了试话筒,四台摄像机对准了他。
“咔。”没有观众的演唱开始了。
随着伴奏的响起,王晓明唱了起来:
“我行走在如潮的人海中,苍生渺渺,我悠然行过。
我是个天使,但我只是游戏人间。我尝过最美的佳肴,也看过最美的风景。我听过最美的音乐,也闻过最美的芬芳。
我不愿人间有泪,我播种欢乐,挥洒热情,我的青春与梦想同在。
生命是一条河流,我在岸边经过,闭上眼睛,悲喜交错。
我不愿孤芳自怜,于是我化作了飞蝶,舞蹁跹……”
一曲终了,没有观众的欢呼,评委们却陷入了歌曲营造的意境中,还在回味。
王晓明又弱弱的问了一句:“这个能上电视么?”
谭英抢着答了一句:“教主的歌,当然能上,而且还能带动这个节目更火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