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过去了,时间转眼来到1990年1月。刘渝在这半个月时间一直都在好好读书,顺便把小学的课文都复习了一遍,其实90年代小学生的课文也不是很难,不像新世纪以后小学也要开始学英语这么功课。所以刘渝大概复习完所以的课本,因为他知道恐怕以后在小学读书期间不一定会一直在校学习,会不定时去美国看看自己的产业,监督一下。
签证等相关文件都弄好了,刘光荣也从燕京赶回来继续上班,毕竟过些天还要请假出国,得把事情交接清楚了再走。
刘渝这些天也没闲着,把这次去美国的注意事项和要办的事情都列举出来,他知道,这回去美国一定会出现很多波折还有很多意想不到影响,说不定会影响家里所有的人,一个不好的话就会被居心不良的人拿到把柄,所以谨慎点好。
首先是懂国内外法律的人才,还要会英语方面的,这种人才不好找,基本上被律师事务所提前招聘。
因为刘渝不想让这次去的律师参与更多的计划,后面肯定要聘用美国方面的律师,毕竟刘渝大部分产业都在美国那边,所以只能找学校里教授级别的介绍几个不错的人选。
这天父子二人来到城区里工商大学法学院,找到里面的教法律的杨教授,说明来意。
杨教授想了一下,对父子二人说道:“其实还真有一个人适合,这不前段时间被律师事务所刷下来了,心里不平衡,一直在家呆着呢。”
“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被刷下来了。”
“嗨,不就是那家律师事务所有亲戚想进去,就以没工作经验为由搞走我那学生呗,不是我跟你们说啊,我那学生在工商管理还有财务这块还是名列前茅的。”
刘渝心里盘算着,不错啊,这都能淘到宝,边拉了拉旁边的刘光荣。
刘光荣会意道:“杨教授,那你可不可以叫他来一趟,我们见见聊聊。”
“行,我这就打电话叫他过来。”说完杨教授就去办公室打座机电话去了。
要知道90年代可没有手机这种高智能产品,全是那种转盘式座机,人们最为普遍的就是大家现在见都很难见的BB机,再有就是有钱人买的大哥大电话了。
在90年代,买一部“大哥大”需要近3万元,由于价格昂贵,“大哥大”在当时属于高级奢侈品级别的产品,开着桑塔纳,打着“大哥大”,是当年的成功标准!
2000年以后,随着黑白屏数字手机的出现,由于其价格相对亲民、携带方便,功能增加的原因,逐步取代了“大哥大”正式进入到百姓的生活中,移动电话的使用人群得进一步扩大。
好了,言归正传。等了半天,杨教授介绍的那个学生已经到了,20多岁,人看着不错,名叫张超。
杨教授介绍了双方后就走了,人家下午还有课呢。
刘渝等杨教授走后就问道:“张超哥哥,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