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童稚的声音再次在小院里响起,先生仍旧一丝不苟地做着早操,而霁风仍旧在一边依葫芦画样,太阳仍旧在那个地方升起。
等动作循环了三次后,先生让霁风停下了嘴里的念叨,反而自己嘴里开始念叨起来了:“低头,十指分开掌心向下,伸至与脚趾齐平,两腿与肩齐开。吸气,五指并拢成捻,顺腰部向上,同时身体向后尽量仰起。手向上过耳后向上伸直张开手指。呼气,然后向前扒伸手臂,身体自然向前俯。当身体俯到我这样的时候(身子与脚成直角,手与地平行)要停顿一下,然后脚蹲下身子收回成马步,就是我罚你的那种马步,手成爪向下虚按后收回腰间站直。吸气,再来一遍……当我们手过耳的时候,把左脚向前伸出,脚跟着地,脚尖向上。蹲下,手成掌向下虚按。把脚收回原地,站直。这是第一轮哦。我们接着做第二轮,等下出脚换右脚了,……注意你的呼吸一定要控制,向上的时候吸气,向下的时候呼气……
直到做完七遍后,先生与霁风就停止了教学。
今天天气真好,适合出门上山。昨天傍晚时分,霁风终于把气感篇背了出来,所以今天先生要带霁风一起出门上山。
……一老一小行走在山间的石道上。小的时而在前蹦蹦跳跳,时而在后折花摘叶,时而慢撮轻动想要抓住停在路边的蝴蝶;老的背着一个竹筐,筐里装着一大一小两把短锄,两盒早上蒸好的馒头,一个绿色军用水壶,一把黑色小伞。他俩顺着这条古驿道向深山走去,行了几里路而已,霁风停下来对先生撒娇说:“先生,我累了,你抱我了吧!”
“前面不远有个凉亭,我们在那里休息吧!”
“前面有多远啊?我真的累了……”霁风说完嘟起了嘴。
“你可以一个人在这休息,只是我不等你哦!”
“先生真坏,又不抱我,又不等我。我不理你了!”话是这样说,但脚步却跟了上去。
“如果每天早上做操,你会越来越有力气的,到时就要你等你了。”先生放慢了脚步,与霁风平行而走。
“真的吗?做操还能增加力气啊?你不是说多吃饭才能有力气吗?”霁风用手拉着先生的衣角,抬起头看向先生。
“多吃饭才能长大,长大就有力气了。做操能锻炼身体,也能增加力气了。”
两人就这样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凉亭。凉亭四方角,中间拱起,四角立柱,并无墙壁。正面有一副写在柱子上的对联:“迎八方客,接四面风。”另三面不知是哪个好心人用了木头相连,看木头的表面,就知道经常有人坐于其上。凉亭建于何年已不得知,但却实实在在的方便了过往行人。先生拿出水壶给霁风洗过手后,给了霁风一个馒头说:“吃吧,别噎着。吃完了我们就不走石道了,从凉亭后面这条山道上山啰。”
“先生,我们这是要去哪?”
“今天我们就去身后这个山顶,那里有先生要的田七和当归。”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