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间的人们,逢年过节,都会祭祀过世的亲朋好友,献上鲜果糕点,烧些冥纸钱帛。
但所有这些东西,都不会以实物的形式,出现在地府,地府会根据人们祭祀时,所贡献的愿力多寡,按照一定的比例,兑换成等值的灵石,供相关的鬼魂日常花用。
所以,人们祭祀时,并不是说消耗的祭品,越多越好,关键还是看祭祀的人,是否虔诚。
香火有限,愿力无穷,是所谓心诚则灵。
而那些已经投胎转世的人,其亲朋贡献的信仰之力,全被地府收集起来,交给天庭处置。
其实,被关押在地府受刑的鬼魂,根本没有什么花销用度,所以他们大多选择,不要亲朋的愿力兑换的灵石,而是全都无偿贡献给地府。
地府会根据这些鬼魂贡献的灵石数量,酌情减免其受刑期限,相当于花钱减刑。
这就是人间传说的,人们为已故亲人做法事、放生、或者去寺庙祈祷,能够帮已故亲人赎罪的缘故。
饥饿牢和干渴牢,可以说是第一殿治下,最安静的惩戒之地,因为牢房里的人,都已经饿得或者渴得,没有力气吵闹。
刚来的时候,这些犯人会作会闹,但等死过一回后,就学乖了。
等犯人饿死或者渴死以后,牢房里的法阵,会自动给犯人恢复肉身,让他们重新开始,承受新一轮的饥-渴。
犯人被复活后,就不会再大吵大闹了,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吵闹也无济于事,还不如省些力气,反而可以多捱一段苟活的时间。
每天,犯人还要反复经历自杀前的心境与痛苦,那些挣扎、不安、彷徨无助、惊慌、恐惧等等心态,反复重现,从不间断。
久而久之,犯人们就都习惯了、适应了,也就无所谓了。
然后,他们需要承受的,就只是身体的饥-渴。
大牢内的布局,是两排牢房分列左右。
左侧的是饥饿牢,只给水喝,不给饭吃;右侧的是干渴牢,只给饭吃,不给水喝。
犯人只能听到,对面牢房的人,吃饭或者喝水的声音,那吞咽声,听在或饥、或渴的人的耳中,不啻于仙音魔曲,令人心痒难耐,又不可得。
牢房里的犯人,会被关押到,生死簿上规定的阳寿终结之时。
为了节省体力,所有的犯人或吃饱、或喝足后,都躺在地上。
随着托邪的经过,一双双了无生趣的眼睛,也跟着转动。
一圈走下来,已是傍晚。
两人赶回第一殿时,在大殿门口,“巧遇”首席判官崔珏。
崔珏询问了他们这几日的行程后,再次向托邪推荐集业山,说那里是地府,除各宫殿外,最祥和的所在,鸟语花香,地府仙境,聊聊无几的居民,在那里逍遥生活,很值得托邪旅游参观一次。
托邪看看愿随心,见他没有什么表示,就哼哈着答应,改日必定前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