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扬击节、敲打顿挫。左首的乐器声和右首的兵器声浇灌入耳。
宋文丰烦于这般应酬的宴席,可又不好直接离去,谁让端王这个正主迟迟还未现身。
“宋公子、宋二郎、宋说书。”接连的三声呼喊从远处传来,使得他起身。男子远远地从文官席位走来,身后随着另外两人。
宋文丰只好站了起来,他虽不知来者何人,遥遥一拜待人近前。
那人率先开口笑道:“方才吾听说廊厅处,有青年男女嬉戏。问何人,才知是宋家弟弟。这不,便来此寻你,小两年未见,林伯可好?”
“当好,舅父安好。哥哥是?”宋文丰确定自己没见过面前的男子亦或是忘了。奈何此人一上来便是询问舅父林正明。
“你看看,你看看。老杨,你先前还说认得说书,人家却不认识你。算了,莫要在此丢人……”身后男子拽着他胳膊,正欲离去。
另一名男子接过话茬,“说书乃官家面前的红人,怎会认得你一个小小县丞。”
“心归千里长戚戚,魂随江水梦婵娟。”
男子只念了一句,宋文丰便瞪大了眼睛。结合同伴称之“杨”姓,恍然道:“廷秀哥哥,嗨……我以为是谁呢。此地太暗,咱们寻个敞亮处叙话。”宋文丰嘴里这般说着,执手挽他。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他中秋夜抄诗的作者,新科进士杨万里。两名同伴见二人动作,又出言:“果然没诳人,真与说书认识啊。”
“杨某骗你们不成?”杨万里随宋文丰来到大厅偏角。
宋文丰扯起瞎话来,没有怕过谁的,平视而立道:“前些日子入京,还想着去寻哥哥,谁知哥哥已派去了外地,此番无缘本是遗憾,不料今日却是撞巧了。多年未见,杨哥哥怎是黑了不少,叫小弟一时没认出来呐。”
“出任永州零陵,乡野去的多了难免黑些。倒是弟弟你,来京月余尔,这蹿升的速度,叫我这做哥哥的,也好生羡慕。”杨万里笑的很真挚。
宋文丰谦逊的笑了笑,伸手摆向他身后的两名男子,问道:“小弟方入京不久,还请哥哥介绍一二。”
“对,对。与宋二郎叙话,吾都差点忘了。”杨万里先是后退一步与同伴并排,再小幅度的将二人向前推了推,方道:“此二位同为今科进士。这位姓吴……另一位姓郑……”
杨万里介绍完,众人一一见礼,算是正是结交。
不料吴姓进士开了口,“吾二人可没杨兄这般好运,待在京城里也不知何时才能得缺。”
郑进士当即接道:“我等水中浮萍,整月成天游走于府门宴请,借此来寻得一二际遇,也不知何年何月咯。”
“吴兄、郑兄,莫要说笑。”杨万里表情有些怪异,宋文丰察觉他似乎有事相求。果然见他上前拉住自己的手腕,侧移十余步后才道:“这二位与杨某素来交好且有真才实学,不知宋说书这儿可能推介?”
“好叫杨兄知。在下先前因故,已报病多日。昨日去崇政殿,竟是昏了过去。算了,且跟兄说实话吧。兄不在京中,不知小弟近来名声不好。端王且不愿亲近。”宋文丰的声音很小,算是说了大半真话。
“莫不是宋弟弟又用了谁家的……”杨万里知道他的黑历史,没再接着说下去。
“若是诗词倒还好。此番更是麻烦,外面传在下与寡嫂不那个……”宋文丰表情尴尬,好在有夜色掩饰。
“呃……既如此,那便不麻烦说书了。”杨万里变换了几种表情,微微躬身欲告辞,“吾且携二人去题诗,或许能入得某位大员眼。”
望着三人逃也似的身形渐渐远去,宋文丰一时无言,孤单单的站在原地苦笑。直到后背被人拍了下,他才转过身来,见是老熟人,点头道:“近来多有照顾,今日当与少尹多吃些酒水才好。”
“说书在此处作甚?且遂我进厅里坐下,待会端王便会出来。”刘少尹引着他进了大厅。此时的大厅内已坐下不少人,他只认得一小部分,由少尹拉着认识了几位,便去一旁坐下。
不多时,夜宴的主人从内间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