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无风拉着黄蓉的手,心思早已转移到起兵的事情上。黄蓉心里犹豫着想说什么,最终并未说出口。第二天,韩无风将黄蓉留在谷中,自己亲帅率五千精骑离开青灵谷,直奔太原。
青灵谷在太原东面两百余里,当天中午,韩无风已经带着大军兵临城下。因为蒙古南下,太原已是一片混乱,原本驻守这里的金兵大多调到开封附近。蒙古人此时目光放在山东一带,此地也没有派兵占领,所以太原城中的守卫力量极其薄弱。
“事情未免太过顺利了吧?”杀了几个恶霸,韩无风带着手下飞奔入城,利落的接管了太原城。这一路下来,未亡一兵,未损一矢。与此同时,杨文昌带着一万五千大军往南攻略平阳府,虽稍遇抵抗,但也没有给行动带来麻烦。随后,依靠着骑兵的机动能力,韩无风麾下短短半月横扫三晋,成为北方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后,韩无风在太原竖起大旗,以“华”为号,正式向世人宣布成军建制。在黄药师的调度下,华军的统治愈发稳固,不仅扩军五万,便是文人吏士也招来不少,如今也算初步达到目标。
这一天,太原府中,韩无风正在书房之中处理公务,黄蓉在一旁帮他。书房本是原来的金国太守所用,面积不小,清雅古朴,屋中陈设了许多字画瓷器。韩无风占领太原后,理所当然的占据了原来的太守府。为了方便,他把书房改成办公的地点。
“唉。”拿起一本折子,韩无风不由的叹了口气。黄蓉接过折子,看了看。原来三天前杨文昌率领大军在黄河边上和金军遭遇,这股金兵足有近万人,和杨文昌兵力相当。双方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开打起来,最终杨文昌打败了金军,杀敌四千,俘虏两千,可是他自身的损失也不小,一万骑兵足足折了三成。
“杨文昌能力不错,但是还不足以独当一面。”韩无风无奈道。
黄蓉把折子看了两遍,点头道:“风哥哥说的不错,杨文昌乃是将才,实非帅才,练兵、统兵能力不足,遇到士气尽丧的金兵不过小胜,日后若是遇到蒙古兵怕是……”
这段时间以来黄蓉跟着韩无风处理政事,性子成熟了许多,见识也非以前可比。她原本便智计多端,聪明玲珑,一经磨练便很快上手,到如今已经成为韩无风的左膀右臂。
“练兵,统兵……”韩无风仔细琢磨着这两个词,“蓉儿,你说有宋以来练兵统兵最强的是谁?”
黄蓉想也不想,道:“当然是岳王爷了,当初他率领麾下的岳家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得金兵落花流水,望风而逃。自他以后,宋军面对金兵就鲜有大胜了。”
韩无风没想到黄蓉这么推崇岳飞,不过想想也是,时下汉人哪有不崇拜岳飞的。岳飞当初在朱仙镇大败金兵,着实让天下振奋。
想到岳飞,韩无风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段信息。
“《武穆遗书》?”他不由的叫起来。
黄蓉奇道:“风哥哥,你说什么《武穆遗书》?是岳王爷写的吗?”她知道岳飞被宋廷追谥武穆,但是自己并没有听说过这样一本书。
韩无风消化完脑海中的信息,兴奋的一拍桌子:“不错,《武穆遗书》正是岳王爷所著。当初他被赵构和秦桧陷害,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他心里又放心不下抗金事业,便在狱中将自己的兵法要诀写下,希望朝廷能够以此练兵,将来打败金兵,收复北方,这本兵书便叫做《武穆遗书》。蓉儿,你说我们要是得到《武穆遗书》,依法练就一支精兵,日后还怕蒙古人吗?”
黄蓉听了也十分高兴:“岳王爷用兵如神,他所写的《武穆遗书》自然非比寻常。可是,风哥哥,这《武穆遗书》在哪儿我们也不知道啊。”
韩无风大笑道:“蓉儿,这你就错了,若不知道此书下落,我岂会这般说。”
黄蓉一双美目惊疑的看着韩无风:“风哥哥,莫非你知道《武穆遗书》的下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