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板拿一吊钱出来,就到圈子里坐下,坐在圈子里面,离电脑近,看的清楚,听的明白。”顾益也是大声的道。
“哈哈!原来是一吊钱,还真是巧了,我出门的时候,碰到后街的小三子,要还我钱,正好给了我一吊钱。顾大郎,拿去。”说着将手里的布袋向顾益递过来。
顾益伸手一接,立即就感到手上一沉。好家伙,一吊钱,就是一千个铜板,加起来光重量都有十几斤。
“大郎,我就不客气了。”李老板说着,搬着自己的凳子,走到绳圈里面,靠边找了个位置坐下。
就算这样,他坐的是凳子,远比后面的人高,后方有几个人的视线立即就被挡住,左扭右扭的,看不清楚,却又不敢抱怨。
人家是花了钱的,买来的是特权。自己免费观看,一抱怨,顾大郎赶人怎么办?这种理可没地方说去。
顾益手里提着一吊钱,回过身来,提高声音,大声询问:“各位乡亲,还有要买凳子的么?拿一吊钱出来,就可以像李老板一样,坐在前面看,看的又清楚,听得又明白。前面总共就这么大一块地方,赶慢不如赶早,来的晚了,可就没有了啊。”
才刚刚吆喝一声,就有人气喘吁吁的从后面站起来,那人是个大胖子,至少有两百多斤重,呵呵笑道:“大郎何不早说?早知道能买凳子,我就不到这边来了。”
顾益向这人望去,这人形象特殊,因此顾益也认识,知道是这条街上开绸缎铺子的张员外。在登封县这个小县城里,张员外也算是比较有钱的人家了。
当下呵呵一笑,“原来是张员外,张员外,前面请。”
张员外气喘吁吁的从后面走过来,依他的体格,每走一步,就要喘几口粗气,短短的一二十步路,竟然走了好长一会。
走到前面,先是一竖大拇指,赞叹道:“大郎了不起,这个葫芦娃还真是好看。”
“呵呵!”顾益再次一笑,看到张员外没带凳子,便吩咐第一排边上的吴辰,“吴兄,麻烦你拿个凳子过来,给张员外坐。”
吴辰答应着,连忙从旁边拿了个凳子过来,都是顾益没收过来的,就摆在房子前面。吴辰拿了个凳子,递给顾益,顾益接过来,递给张员外。
“等一下,大郎。”张员外笑呵呵的叫住顾益,“我这体格,一个凳子可不够。”
顾益闻言向张员外望了一眼,果然觉得不够,这张院外体形肥胖,屁股太大了,一个凳子,哪里够他坐的?当下吩咐吴辰又拿了一个。
张员外把凳子接过去,将两个凳子并起来,对顾益道:“大郎,先容我坐下喘口气,再拿钱给你。”
张员外家大业大,顾益也不怕他赖账,笑呵呵的道:“张员外慢慢来。”
张员外的动作,倒也没有多慢,略喘了几口气,便伸手到袖中一摸,摸了两锭碎银子出来,一块略大一些,一块略小一些。大约都在一两左右。
张员外将那块大点的碎银子挑出来,递给顾益,同时笑着道:“来的匆忙,没带铜钱,这块碎银子,我用等子称过,大概重一两一钱,抵一吊钱,绰绰有余了,大郎拿去便是。”
顾益伸手接过来,此时也没工夫去称这块碎银子究竟够不够一两,料想这个张员外还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欺骗自己。看到对方手里另一块碎银子,心里一动,笑着道:“张员外,我这儿刚得了一吊钱,拿在手里很不方便,你手里这块碎银子,和我换一换吧。”
“换?”张员外看了看顾益手里提着的大布袋,有些不情愿,以他的体格,提着一吊钱,只怕走不了两步路,就累趴下了,但他又不愿直接拒绝,得罪了顾益,只好道:“大郎,我这块银子,只有九钱(本书为了方便计算,一两按十钱算,一斤按十两算,平行世界,娱乐小说,不用考究中国古代真实情况),只怕换不到你这一吊钱,大郎和我换,岂不吃亏?”
“不要紧,我留下一串钱好了。”顾益听对方这么说,又是一喜,银子拿着方便不假,花起来却很不方便,在这个时代,真正流通的还是铜钱。
说实话,身上的铜钱,全部换成银子,对顾益来说,也不方便,这几天里面,他肯定每天都要花钱。
顾益说着,从钱袋里取出一串钱出来,将其余的九百钱交给张员外。
张员外皱着眉头,却不伸手去接,问道:“大郎,明天晚上,你这儿还开戏不开?”
顾益道:“怎么不开?从今天起,只要不是刮风下雨,每天晚上都开。”
张员外的眉头立即舒展开来,“既然这样,大郎的铜钱,也不用给我了,就算明天晚上的定钱就是。这一锭银子,大郎也拿去。”
顾益提醒道:“张员外,你刚才说,这锭银子只有九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