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山下,山林密布。
不断有归巢的鸟儿落下,又有夜出的捕食者踏出巢穴,向着黑夜中进发。
不过,今天它们都警惕的远离山林,因为野性的直觉告诉它们,那里很危险。
黑漆漆的一片,偶尔间有一丝马儿打嘟噜的声音传来,旁边的骑士也会很快将其安抚住。
静静的等待着。
周围在夜色下,一片铁甲熠熠生辉,却安静如林。
刘涛坐在石头上,身边燃起一堆柴火,四周被亲卫拿牛皮遮挡住。
一旁,张华汇报着侦查的结果。
“主公,我们探得消息,平氏城还在官军的手里,但形势并不乐观。”
“先前从逃难的人中了解到,平氏县令和县尉在蛾贼来之前就逃了,现在全城里只有一个县丞主持大局。”
“城头能够守住,着实不易。”
“平氏县城墙矮小,被蛾贼攻了这几天也到了极限,看来不能再等了。”
刘涛清楚自己这次来的目的,或许城头上就有自己找的人。
刘涛再次问道,“蛾贼营地怎么样?”
张华随即在地上画了两下。
“大人,蛾贼将流民置于前方,显然是防着城里的官军出城偷袭。”
“所以,他们营寨安排在后面,距离咱们也就五里地。”
“兄弟们都查看清楚,周围并没有蛾贼的斥候,不过蛾贼营寨扎的紧,里面的防范也很到位。弟兄们不敢太过上前,对于里面的人手不太清楚。”
“不过,这座营寨里挂的大旗上,写着一个赵字。”
刘涛听闻这个赵字,心里有了计较。
白天,刘涛就将出兵平氏的计划告诉了邓芝,虽然没有说明原因,但邓芝还是很配合的谋划一番。
整个出兵的队伍除了刘涛的亲卫,五百名轻骑兵,还有一同前来的五百名弓箭手。
两人一匹战马,外加驼负物资的数十头骡马,一共千余人,在天还没亮时便已出发。
队伍一路行进,路过的村落大都放弃,而且隐藏行踪,就连路过新都城和湖阳城时,也没有打招呼,让城头上的官兵一阵紧张。
队伍绕个圈,在下午时分就来到平氏城东面桐柏山附近,正好来到黄巾军营寨的后方。
可能是这里位于黄巾势力的后方,在这一带并没有太过专注,也给了刘涛突袭的机会。
“张校尉,你带领弓手先出发,距敌一里时等我命令!”
张华起身,眼神中透着兴奋,立刻领命离开。
看着这个属下,刘涛也有意栽培他。
并不是说非历史武将就不能出人头地,只要给予足够的磨砺和锻炼,普通武将也能成长起来。
新野城的三名将领,李进为人老实稳健,做事稳妥,也没有太多心思,这辈子当个校尉就到头了。
好在他执行命令这一块很到位,防守城池也有板有眼。
都尉林海,虽然有些小心思,但更多的是放在鸡毛蒜皮的城里事上,这可能是工作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刘涛也不想在他身上浪费精力。
但是这个张华,战斗起来有种疯狂的感觉,而且指挥战斗也很得当,算得入了刘涛的法眼。
很快,五百名弓箭手借着月光,在张华的带领下向着前方走去。
刘涛将火堆熄灭,随后带着亲卫骑兵,跟在后面一同前进。
夜风不时吹过,将茂密的草木刮的乱窜。
上千人逐渐拉开聚集,犹如一张大网向着前方的营寨罩去。
很快,前方营寨中的火光开始映入眼帘,刘涛看向身后的骑士,开始命令骑兵着甲上马。
啥时间,西索卡卡的声音不断响起,战争的气息开始弥散开来。
刘涛翻身上马,手中换上一柄长枪。
虽然自己没有练过,但并不是说不会用。
说实话,在战马冲刺的时候,只需要将枪头对准敌人就行。
不一会,五百轻骑兵静静坐在马上,战马已经开始在地上跺着马蹄。
一里多地,五百多米的距离,足够战马冲刺起来。
张华看着准备完毕,一挥手带领弓箭手率先冲了出去。
他们绕开正面,向两侧迂回。
没一会,就靠近了营寨的警戒范围。
不过,此时黄巾军并没有想到敌人回来自身后,值守的士卒也都坐在地上围着火堆,一个个撑着长枪,低头打着哈切。
等张华他们进入弓箭射程时,一个警惕的士兵才发现他们。
黑通通的一个个身影犹如鬼魅,但他还是本能的发出呼喊声。
紧接着,更多的人起身防备。
“射!”
张华长刀一引,身后弓箭手立刻拉弓,霎时间数百支箭矢腾空而起。
黑夜中,一道道黑色箭矢从天而降。
值守的黄巾士卒根本无法躲避,立刻被箭矢钉在地上。
“上火箭,抵近射击!”
张华一声令下,弓箭手立刻抽出火箭,就着篝火引燃,随后向刚刚反应过来的营寨里射出箭矢。
这里是营寨的后方,也是黄巾军堆放物资的地方。
霎时间,火箭如同流星火雨,从天而降。
一堆堆粮食被点燃,地上没有清理的荒草也加入燃烧的行列,更有被引燃的帐篷,滴落的油脂将里面熟睡的士卒点着,一个个哀嚎着在地上翻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