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董二人自小在兵工厂长大,对于枪炮、军人并不陌生,他们本身也会熟练操作多种枪械,但真正的战场还是第一次上。到了前线,灰头土脸的军人、浑身是血的伤兵以及震耳欲聋的枪声、炮声,让二人震撼不已。
两人站在一起正在呆看,突然听人大喊:“卧倒”,一人扑过来,将王、董扑倒在地。与此同时,几十米外传来炮弹的爆炸声。王诗成转头一看,扑倒他们的正是不知何时来到身边的小戴宗。
王诗成站起来,正要道谢,却见小戴宗左肩流着血,是被刚才爆炸的弹片划伤。王诗成一脸歉意,要小戴宗躺担架上。小戴宗憨憨一笑道:“擦破点皮,屁事没有。”小戴宗指着刚才炮弹炸出的弹坑道:“你俩到到那里趴着,防备鬼子冷枪冷炮,等有人要担架再上去”。王、董二人连声答应,小戴宗说完话就匆匆走了。
王诗成这才想起董军曾说过的话:“战场上炮弹的弹坑是避炮好地方,一般来说,炮弹不会落到同一个弹坑。”不一会,前线只有零星的枪声,可能敌我双方都在短暂休息。有人大喊,“担架队,这里有伤员。”
王、董抬起担架向喊声处跑去。一个军官躺在战壕边,满脸都是黑灰,也看不清面容,左腿流着血。王、董就要抬他上担架,那军官手一摆道:“不用,这点伤老子扛的住。”旁边医护兵道:“连长,你需要下去治疗,不知有没有伤到骨头。”连长没有理睬医护兵,望着王、董二人笑道:“二位小兄弟好样的,敢上战场就是爷们,哪里人?”
王诗成道:“我们二人是南京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向您们这些铁血军人致敬!”
那连长哈哈大笑:“好!有点意思!我姓胡,叫我老胡就好了。”说完,顺手摘下身边两名阵亡战士头盔寄给王、董二人,要求两人戴上。王诗成、二胖接过头盔正要说感谢话,一名士兵大喊:“连长,鬼子动了。”
胡连长一拉王诗成,大声命令:“全体避炮!”战壕里士兵纷纷躲进避炮洞里,跟着一轮迫击炮炮弹就在战壕前后爆炸。震耳欲聋的炮声让王、董二人耳朵闭气,炸起的泥土不时打在脸上、头上。
时有士兵被炸飞,当场阵亡。也有士兵被炸出战壕,鲜血满身地痛得大叫。面对如此血腥场面,二胖脸色苍白,哇哇大吐。王诗成也感觉胃里翻江倒海,他极力忍住,硬把漾到嗓子眼的食物咽了回去。
炮声终于停了,胡连长一声大吼:“准备战斗!”所有士兵迅速趴在战壕边,拉动枪栓。紧紧盯着前方。王诗成也钻出来,猫着腰,准备找担架抬伤员,却发现担架早已被炸飞。
此时,日军步兵已冲上来,胡连长率先开枪,枪声就是信号,阵地各种枪一起开火。特别是不远处一挺轻机枪喷着火舌,持续不断向日军喷射子弹。旁边弹药手在飞快地给弹夹装填子弹。日军训练有素,卧倒还击,双方对攻。王、董二人缩在战壕里,开始还有点害怕,慢慢地惧意渐去反而感到有点兴奋。
突然,轰的一声,轻机枪旁一颗榴弹爆炸,两个机枪手当即被炸身亡。董军不止一次教过王、董二人,在战场上,轻重机枪手、迫击炮阵地都是敌方首先要打掉的目标。刚才就是鬼子掷弹筒兵发射榴弹,目的就是打掉我军机枪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