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成之前跟老爹去制造局,无论拆枪、组枪,还是记忆分辨力,都让老爹同事赞不绝口,王庐亭也以此为荣,甚至有意无意的带他到处炫耀。李天宝事件后,小诗成受到众人表扬,每到一处,可以说都是鲜花和掌声。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但他毕竟是个孩子,小孩子心智一般都不是很成熟,就有些飘飘然了,用现在的话来讲开始膨胀了。
小诗成的母亲王太太虽然是普通市民家庭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但相当明理。见儿子开始浮躁,就对王庐亭说道:“我觉得要和诗成好好谈谈,他现在有点不知高低了,古人有篇文章叫《伤仲永》,我们不能让他成为仲永。”
一语惊醒梦中人,王庐亭也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经王太太这么一说,他突然明白过来,自己有责任,甚至在不同场合有意无意带着小诗成炫耀,推波助澜地加大了小诗成的虚荣心。王庐亭自幼习武,内外兼修,本是恬淡冲和一个人,儿子优秀竟然让他迷失了方向。王庐亭诚恳地对王太太道:“子不教,父之过,这是我的责任。”
我国自古及今,父母把孩子都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父母吃再多的苦,只要孩子好,他们的心情都无比高兴,关于对孩子的教育更是有识之士经常探讨的话题。
善于教育的家长,对孩子教育张弛有度,孩子长大不成才也能成人。有些家长,只是一味地溺爱孩子,这些孩子长大后有些人不但不能成才,甚至其中少数人连生活都不能自理。而另有一些家长恰恰相反,一味地指责、否定、贬低孩子,他们的出发点是想刺激孩子上进,这种思维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毕竟年龄小,他不可能完全理解你的所谓良苦用心。长期的否定,可能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进而心态失衡引发心理问题,甚至走向寻短见这样的极端。有人说的好“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家长。”王庐亭意识到对小诗成教育上失误后,立即着手调整,并和王太太商量一下,共同来完成。
小诗成跟着父亲在制造局跑了几年,对各种枪械构造、拆卸、组装、保养都烂熟于胸,但就是没打过实弹,做梦都想开枪。其实,在制造局开枪机会是很多的,试枪员就需要经常试枪。试枪时,技术部门都会派人到现场记录各种参数,发现问题再进行技术调整。因小诗成年龄太小,王庐亭未敢跟他说,怕他缠着要去。现在小诗成已经10岁了,每天练武,体格非常好。王庐亭就决定带他去试枪现场看看,也想趁此机会调整孩子心态。
小诗成一听要去试枪现场,兴高采烈,屁颠颠的跟着老爹去试枪,王庐亭有意把王太太和雪梅也带上一起。到了试枪场,各种枪械都有人在实弹射击测试。王庐亭带他来,自然知道儿子心事,想实弹开枪。
于是就带他到手枪和步枪试枪区。平时,小诗成拆枪、组枪很熟练,扣扳机更是经常干。可真拿到装满子弹的枪时,他感觉就不一样了,心里有点慌,他老爹就站在他身后,告诉他,子弹射出时,枪有后坐力,要握紧了。打不准没关系,不能伤到自己和别人。
小诗成先打步枪,枪托顶在肩膀上,感觉后坐力很大,好在老爹提前告诉他,有了心理准备,没有多大吃惊,但准头就不能提了,反正靶子上没发现弹孔。等他打手枪时,更是吓得不轻,子弹出膛,枪口乱摆,也不知子弹飞哪去了。
小诗成郁闷得想哭,他老爹、老妈微笑不语,雪梅笑得花枝乱颤。随后王庐亭正色说道:“你想枪打的好,就要练枪法。练枪法,首先要有力量,否则连枪都拿不稳,又怎能打得准?其次,你要练眼力。所以一个人要想成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不能有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从明天开始,你练武时要负重训练。我也正式传授你暗器功夫,就是我们王家祖传飞镖绝技。等你力量、眼力练好,再掌握射击技巧,自然能枪法如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