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传来的嗡鸣声似乎让兴奋的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的观察员闻到了猎物的香气,后方纵深的航空兵纷纷起飞准备给苏军北线也想发起的大规模行动一次郑重的教训。
可是在交战中却突然发现:前来给攻击机护航的苏军战斗机部队的素质一点儿也不逊色于自己,甚至隐隐的还占有某种上风,很快就将德军航空兵驱离了战场。伊尔二攻击机编队则携带大量的高成本反坦克破甲子母弹对德军一切运动中的目标展开了压制。
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些苏军对地攻击机部队的素质也不同于以往,出人意料的精锐的。仅仅依靠那些航空反装甲子母弹药就能给德军车辆和装甲力量乃至炮兵阵地不小的压力。
在精锐步兵吸引住德军最一线的步兵力量、航空兵在短时间内遏制住德军的运动能力之后,并没有得到多少加强的苏军迫击炮和火炮开始对针对性的十个师级目标展开了作战行动。
不知怎的,这些炮手也突然间变得精锐了起来,时常能够迅速的进行火力支援,在像朝战时期的志愿军一样能够有效的在一个战斗日内的战斗中有效发挥多个基数的迫击炮力量。
短短一个昼夜的作战中,U.uknshu.cm针对分属不同集团军的十个德国师的投入的苏联火炮和迫击炮大概只有三千门左右、这根本就是德军当面之敌很正常的装备配置,可是这三千门迫击炮在精悍的步炮协同之下发挥出的百万发火炮弹和迫炮弹却带给德军数万人左右的伤亡,战斗效率大不同于以往。苏联精锐力量狡诈而隐秘的协同攻击犹如若干把突然出现的钢刀,神不知鬼不觉的就给整个北方战线上的十个德国师以歼灭性的打击。
几乎在于此同时,苏联坦克和机械化力量也迅速行动起来,进行几十公里内的“短纵深穿插”让防线变成骰子的整个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也不得不全线后退。长期经营的北方防线,就这样瓦解了。列宁格勒也彻底摆脱了遭遇威胁的局面。
在声南击北的“冥王星作战”,也就是苏军进行的“第二次打击”取得决定性成果的电报传到了莫斯科后。早就准备好的一篇长篇通信迅速播发了出去。详细的阐述了“打巧仗”“声东击西””声南击北““虚虚实实”“精细化和周全的考虑各种问题”“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善于运用精锐兵力和精锐军火;还有优势兵力、火力”等一系列同苏俄传统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军事理念与军事思想,也就是常说的“东方智慧”被详细的宣扬了出去。
这种军事理念和军事文化与俄国传统的差距看似比较大,但张伟相信:既然二十一世纪的俄国都能改革掉某些积弊性的传统、二战末期的苏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重建军队。在面临强敌的压力下,一定程度上的转变或许并不那么困难。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