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月之峡里静悄悄,些早的时候已然来了不少人。
满是皓白峭壁的峡谷里,忘情坐在变大后悬在空中的月轮上,认认真真地看着其上所刻录的一门狐部功法。
得益于周道老令赠予的增加气运的铜钱,他省事省时地找了不少适合自己的功法。虽是得了便宜,他也还是打算从中再筛选一次。而他此时逐字逐句看下去的《月轮航行术》就是筛选后的功法之一。
月轮对狐部之人的重要不言而喻,由此门功法可见一斑。月轮航行术与剑修的御剑飞行无有二致,都算作以兵代步的奇术。其施展起来,可浮空而悬,可悬空而飞,可飞翻随意。比纵身而跃可是强了不少,不然忘情也不会挑了几门功法后选了它。而御空飞行最大的好处莫过于赶路快,毕竟不像在地上有那多阻碍。
反复看了几遍,于疑难处着重斟酌。觉得无有纰漏后,忘情也就御使着月轮就地演练起来,也幸得此处在峡谷的边缘上,不然也容不得他如此任性。
因着在情根深种洞天里有御使过青岩的经验,所以片刻过后忘情就已熟悉了这门奇术。心中暗自推想其后之发展,他也就没在将注意放在这上面,而是驾着月轮呼啸而去。
停在峭壁前,上上下下来回看了一遍后,忘情就使月轮悬停空中。然后他就盯着眼前的《浮光化月功》研习起来。
“妖气行脉,汇于丹田。其形若何,悉随心意。千姿百色,各有千秋。月下之狐,八要之赋。血脉之出,月轮而已……”
前些时候仅是看到这开篇的几句就给忘情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当时他就下了决心日后一定要仔细参悟。
之所以可早早下那样的决定,无他,因那门功法实在是太适合他了。忘情即便有狐部血脉,可他最熟悉的却还是红尘阁的功法。无论如何,他也不想落下红尘阁功法的修习。
而那赏赐的三件宝物,却是给了他一个提醒。
兵器中有剑中剑的说法,即一削铁如泥的宝剑被匠师再严丝合缝地套上一宛如剑身的剑鞘,两相为一体,其锋依旧,谁也不知其是剑中藏剑。
而忘情如今的做法与此无有二致。内置以红尘阁功法,外套以狐部功法,内外有相似,故而能严丝。
这样一来,红尘阁功法既未丢,又不会让人生疑。实在是一举两得。
《浮光化月功》就是一门用来积蓄、精粹妖气的功法,而忘情的丹田小世界恰好有一轮藏于云中半遮面的弯月。
以前的时候,忘情也仅是大致猜出弯月是做何之用。自从跟着狐青衣一道修习狐部功法后,那就不是猜测,而是确定。丹田小世界里的弯月就是由其狐部血脉而来之物,其中暗藏着妖气。
“气,不论是修者所谓灵气,抑或是妖族所谓妖气,莫不是蓄与粹。偶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三句,有感而发,进而创出浮光化月功。月缺至月圆,蓄也,引妖气而注灌;反之,粹也,揉妖气而精炼。此,乃天真自然之法,故成自然天真之势。”
真乃奇人!“道法自然”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忘情忍不住感慨,人人得见天上亏盈之月,却独独只有这位前辈高人有此领悟。
后面所述就是浮光化月功的细微处,忘情一丝不苟地往下瞧去。通读一遍后,他又再度看了几遍,其中略觉晦涩处更是反复琢磨而一一击破。
不过这门功法他却并不着急着修炼,大庭广众之下,他可不愿露出马脚,谨慎些还是好些。
一勒轻快掠向远处,他停了几处后又离开。几经思索后他就有了取舍,终是站在谷底抬头看向了那心仪的功法。
上书“月下狐妖千姿百媚”八个大字,其一侧稍下紧跟一列小字:以此法门纵横妖地,敌少于百,吾心不快也。
忘情一如初见时那样双眼精光一闪而没。
静,安静,静下心来!
如此反复念叨后,他总算将急切的心安抚下来。随后盘腿坐下,将月轮变小放在膝盖上,抬起头开始参悟月下狐妖千姿百媚。
六光是专门为脱离险恶绝境而创的一门身法,它不是恶斗鏖战时与人的周旋的技艺。放在以前他根本无需担心这个,亍亍、冘冘、梦蝶、鹤鸣等等都可成就万马军中过偏尘不沾衣。如今则不同,作为“狐青衣”而言,他底蕴实在太少。在归梦莽原里,不可能稍有风吹草动就使六光逃之夭夭吧?他还想拼一拼以吹响反攻的号角啊!
而月下妖狐千姿百媚就解了他这燃眉之急,使他得了一大助力。也是红尘阁得来的教诲潜移默化下的影响,他时刻谨记留有底牌才敢恣意纵横。
“身外化身者,以多欺寡也。天道自然,十数载养育逃不离。修者犹甚,与凡人诸多不同。而身外化身,与养育成人几近一致。由此可见其何其之艰难。故修者往往只炼一尊,绝不贪图。其中所花心思甚巨,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无有大毅力大气运大闲心者,决计别妄想身外化身。炼成者,万中不足一。切记切记!”
忘情先看的是写在月下妖狐千姿百媚旁边的评语,他一看到上面这几句就忍不住想起了丸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