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出月轮变大后暗用角字诀抗住铁牛的冲击,在接触的一瞬间吗,忘情大惊失色。容不得做出应对,如断线的纸鸢一般飘零地撞在白雾成壁上,巨力拽着他在上面刮过。背上的疼痛火辣至麻木,忘情赶紧借力落下。而这一切在铁牛眼里似乎都是预料之中,它已然冲到忘情跟前。
一道后土之手及时出现,忘情脚下的金沙漩涡一时飞溅。
砰的一声,后土之手手背飞泻几道金沙,可终是纹丝不动地将铁牛拦下。噗的一口鲜血吐在地上,忘情没想到途径那么弯道后铁牛未减其速,甚至反增其力,猝不及防下吃了个亏。
那口鲜血刺眼在地上,顿时让他冷静了下来。如果再不小心,代价可就不仅是口血。
哞的一声隔着后土之手传来,还有蹄子刨土的声音,忘情心念一动,后土之手里的金沙加快了流动。可那铁牛气劲却未有明显变化。正在他疑惑之时,尽头浓厚之白雾给出了解答,竟又放出一头铁牛踏蹄奔袭而下。
忘情抬手就是再加上两道后土之手,紧挨着成了三道。
一阵金沙纷飞,最初那道后土之手已然告破,更为大的气劲撞在第二道上。而忘情根本就看不清后来的铁牛的情况,一是狭路之窄,二是后土之手较大。不过忘情可也不会毫无作为,立马将獠牙幻出,把他添作斥候。
而忘情的眼瞳一阵玄光浮动,他就通过獠牙看清了两头铁牛。除了大小外,它们身上的“纹路”不尽相同,第一头通体红色:而第二头则是灰色,而且身一旁侧还有七八个拇指大小的白色圆点。后面那头铁牛一对弯月牛角上有白气成线连在第一头铁牛脊背上,看来它们就是通过这种联系来增加气劲。
让獠牙退回身后,它倒没做出夺命嗜血的模样,因着天生地感知到前面这两头牛只能算作死物。四周瞧了下后,它就放心地作壁上观,看忘情如何解决眼下的困局。
忘情还有些摸不着头脑,而它们倒先做了改变。两头铁牛齐声一叫,又引来一头。
大呼“糟了”,忘情贴着前面的后土之手再竖起三道,片刻后铁牛相叠的气劲一下洞穿两道。
忘情虽是暂时阻拦住了铁牛的撞击,可他的身形却慢慢地在退后,如果无法找寻到解决之方,被推回狭路的起始之处亦即探索巫神庙失败之时。
獠牙再度游浮过去细作详查,第三头铁牛和第二头唯一的区别就是白色圆点的个数以及分布之位置。这显而易见的差别绝对是这考验的关键之所在,可忘情却也一点头绪也无。
一时就营造成尴尬的地步。铁牛数目不断增多,忘情在后退的同时垒出更多的后土之手。越到后面越是心惊胆战,隔着这多层后土之手还能感受到铁牛磅礴的气劲。
通过獠牙,忘情瞧来这些讯息:九头铁牛,三头通红,其余六头皆灰且身有白点,通红之后紧跟着两头灰白。
三与六作比较,定是六头威胁更大。况且三头通红毫无区别,六头灰白只有白点有所区别。如此一来,就是如何运用“白点”来破题。
后土之手严丝合缝地恰好堵在前面,铁牛的个头在这狭路上连转身也行不通。可想而知这地形也暗藏着某些提示,拦下铁牛是一个方面,利用这特殊之处是另一个方面。
换个方位兴许就能见着不同的风景……多想想,Uw.knshuom可别落于窠臼,放松要放松……往前面想想,不要仅仅局限在此地之考验……忘情脑袋里不断蹦出这些鼓励的话语。
对哦,前面……
后土之手挡住铁牛,铁牛一头头地也互相挡住,这一幕和忘情进洞穴前在树林里演练弯月神韵时的情景不是一模一样么?那六棵树不就是这眼前的一切么?
而且,铁牛摧之不能,端得是一身铁骨,所以只得图巧。垂在树旁忘情亲手制作的木靶和灰色铁牛身上的白点不是一个道理么?有四个字叫“正中靶心。
可这终是个念头,得试上一试才知是否可成方法。
獠牙游过后土之手,贴着白雾成壁悬着,还好九道后土之手并未有六棵树相距那般远。
苍樛从忘情手腕钻出,张嘴就吐出苍叶。忘情通过獠牙来规正攻击,抬手就甩出苍叶一片,它划出一道弯月之痕,准确无误地插在白点上。
铁牛一声惨叫,九牛的气劲一下增了几分,忘情赶紧再加上一道后土之手。这法子可行,至少有了不同的变化。看来那些白点决计不是逐一而破,想到这点,忘情又记起了四个字:庖丁解牛。
哎,早知如此,就该在那片林子好好用月轮和归兮演练下来着,忘情心头苦涩,月轮连着白点切割而去,稍微出了差错就会惹得铁牛气劲增上几分。
可到了此时,也只得赶鸭子上架。即便惹得那六头铁牛暴露,也得直面。忘情郑重其事地将月轮缩小,月晕淡转浓后,他义无反顾地朝上甩了出去。
只当那是一片树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