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了身子,跳下大石。还是回七六阁吧,去看吧。
忘情快步向下,不一会儿就回到了七六阁。一进门就朝着左手边第一个房间走去,每一扇都一模一样,也没其余标示提示七间房的不同之处,忘情就自然就近就走了进去。
跨过门槛,眼帘下就出现了一张方桌,几个凳子随意的围着。房间三面全是在湘帙轩间过的那种书柜,用法想必也是一样,忘情如此想到,就走上前去,抓住那熟悉的铜环扣了三下,又是那道熟悉的水幕出现,红色的字体也浮现在上面。
只是相较于湘帙轩藏书之丰富,这里就少了点。不过想想也很正常,毕竟道门之人相较于红尘俗世,人数上明显比不得。
嗯,好像都是介绍其他仙门的书籍。《南越仙门略介》看来是介绍南越之地那些仙门的典籍;《小门小派》想必这是介绍那些道门小仙门的书籍……这样看来,的确是介绍其他仙门的书籍。从书名可以看出有的是介绍仙门所在何地、其周何为标志、仙门由来,有的是介绍仙门的行事风格,也有的是介绍些关于某些仙门的奇趣怪闻……忘情换了几个抽屉试了下,都是这类型的书籍。看来这个房间收藏的全是关于其余仙门比较常识的一些介绍。咦,《山神道简介》,这不是以前徐师叔提到过的山神道么,好像山门是在泽山,记不大清楚了。这样一想,忘情也就伸手轻触那五个红字,水幕一收,忘情打开抽屉,里面就出现了一本小册子。
拿出来,轻飘飘的好像没有重量一般。忘情在方桌旁坐下,把小册子放在桌上,“山神道简介”这五个字古朴大气,没有署上名字。忘情翻了开来,认知仔细地看着,想必内容也有趣生动,他不声不响地就这么看了下去。看到有些地方还发出了笑声,看到有的地方也会紧皱眉头。
一上午就这么在的宁静中慢慢流逝过去,忘情也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阳光越发强烈起来,应是到了正午。
刚好,忘情翻完最后一页纸,抬头闭上了双眼,定了一会儿才把小册子合上。想着刚刚看到内容,不禁使劲回忆起来,这样也可巩固于记忆。
书中开篇介绍了山神道宗门所在,确实是忘情记起的泽山无错。看完整个小册子,忘情也明白当时徐师叔说的“依山为德,厚泽于人”的意思。这话在书里也作出了解释,看见的时候忘情也才忆起徐缓说过这话。“依山为德,厚泽于人”这里面本就包含泽山在其中,而且也说出了山神道苦行的修道方式,“依山为德”也就是在泽山附近造福于民。“山为德”也就是“山为得”,也说出了山神道修炼的目标就是身若山岳,w.uknshm踏地扛天。看到此处之时,忘情也不禁佩服山神道之霸气。
后面还介绍了山神道门下的一些修炼趣事,最让忘情发笑的就是那一段。大概说来就是,山神道弟子最先学的不是山神道门派功法,而是挖地。对,就是挖地。他们的功法是将自己锻造得像山岳一样,那得多重啊。徐师叔也说过,山神道弟子修为越高,脚印越浅。可新晋弟子,承受着沉重的身体,那真是一步一脚印地修炼而来啊。人手一把铁锹,踩进地里拔不起腿的话就开始自救。文中还说山神道弟子得道有成时,都会回去把当年自己自救的那些坑坑洼洼填上。
这各仙门都有其特色啊。忘情想起七情渊前密林里看到的那些白骨诡尸,不禁内心有点担心起来,也不知道红尘阁的功法修炼有无如山神道这样的特色,不会竟是些邪恶疯狂的特色吧。转而又说服了自己,能修道也很不错了,还想其他做甚。
又把其他关于山神道的介绍细细回忆了一下,有些还记得清晰,有些就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忘情也觉没必要把小册子再看一遍。记得到,记不到,随缘吧,这样想着,忘情也就把书放回了抽屉。正想再找本书看来着,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
哎,忘了时间,该去吃午饭去啦。就赶忙往二楼跑去。
二楼屋檐上的素白纸伞婷婷地立在红瓦上,懒懒地晒着太阳,感受着阳光的关怀。风吹过,扇柄动了动,却也很快地停了下来。这时,忘情的小脸刚好出现在窗口。
“额,没什么事咧。”
这一天就悠悠闲闲地过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