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滋卡有些不悦,黑着正脸:“吾此举乃为陛下着想,陛下年幼,护皇卫与那东方塑叛逃皇城,陛下乃万金之躯,上苍之恩子,必定需要保护,与陛下金贵之躯相比国土算得了什么?”
群臣顿时无语,就这借口,保护陛下用得了八十万兵马?
但都没有言语出来,有些则不敢得罪阿滋卡,还有一些则是和阿滋卡一个派系。
以阿滋卡的脾气,要是谁惹得他不高兴,那他肯定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同时心中也在为李肃默哀,李肃为臣忠诚,为人仗义,平时也经常帮助他们。
而阿滋卡的派系则不一样,个个心中乐开了花,平日了李肃坚守正义,可没少和他们对着干,也损害了他们很多利益。
阿滋卡看着李肃,李肃和吕燕一样都与他不对付,犹如仇让,李肃是忠臣,为正义常常与他意见不合,而吕燕则为剥夺他的实力处处对他刁难,给他挖坑。
如今他挟幼帝谋权驱赶皇族已传遍天下,人尽皆知。
因为人人皆知李肃与西凉侯白寒乃大汉说一不二的忠臣,若是之前他碍于身份,不利对李肃动手。
但如今不比以往,他奸臣之名己传遍大江南北,放任李肃阻碍不如直接将其抹杀。
“大汉国土乃是陛下的疆土,汝何急?”
“不顾陛下安危,只顾疆土安康,我看你眼里怕是没有陛下,来人!将李太师打入天牢,挖其眼,吾倒要瞧瞧他这眼中有没有陛下!”
阿滋卡大声骂道,两名侍卫进入朝堂,手中的长戬交叉在李肃脖间,将其押出去。
但李肃脸上却很是不屑,就算是死亡又能如何?他李肃不怕。
只见他仰天长笑,无悲哀之色:“哈哈哈……自古忠臣赴黄泉……,阿滋卡!我在黄泉等你!”
他的眼睛死死的盯着阿滋卡,眼神如同利箭般犀利,戳穿阿滋卡内心。
虽说忠臣多难死,可奸臣的结局却比忠臣要惨百倍千倍,这是在嘲讽阿滋卡,会如同历史上的奸臣一般死相凄惨,名臭万年。
阿滋卡脸色大变,变得阴沉起来:“现在就让陛下看看太师眼中有没有陛下吧!”
阿滋卡恶狠狠的说道,两个士兵自然会意,发下手中长戬,脸上露出邪笑,伸出利爪,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挖出李肃的眼睛。
引得百官后背发麻,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李肃眼眶空洞,鲜血只流,两个眼珠被士兵呈到阿滋卡面前。
阿滋卡拿起两颗沾着鲜红的眼珠,拿在手里把玩:“看哪~,我就说你眼里没有陛下吧?!”
说完便扔到地上一脚踩碎。
百官个个脸色苍白,心里暗骂阿滋卡残忍的同时,不由得缩了缩脖子,生怕阿滋卡注意到自己。
东方文被吓得面壁大哭,这种场面连在场的官员都受不了,何况只有三岁的东方文。
失去双眼的李肃被两个士兵托起,他扭动着身体努力挣扎,用尽力气大骂:“阿滋卡,你不得好死!我在地狱等着你!”
………………
吕氏已离开帝安,一路向西。
此时太阳已落,天色慢慢变暗。
吕燕早已命人就地安营扎寨,此刻已做好饭菜。
西凤拿来一碗浓汤放到吕燕面前:“已经赶路一天一夜了,这是我让膳营特地炖的鸡汤,给娘娘补补。”
吕燕接过鸡汤,舀起一勺,放到嘴边吹了吹。
“离西凉还剩多少路程?”
吕燕问道。
“回禀娘娘,还有九百多里,五日多的日程。”
吕燕点了点头,她也知道这已经是全速前边进的情况下了。
虽然没有追兵,但所剩的粮草并不多,两千多禁军一千多宫女,每天要消耗的粮草可想而知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娘娘为何一定要到西凉,这前面再走一天不就到满州了吗?”西凤很是不解,满州明明那么接近,为何要到偏僻的西凉。
吕燕喝了勺鸡汤:“那满州刺史丁琳为人贪财,不忠不义,算计死了自己的亲大哥才得这刺史之位,而后剥削满州百姓,连续三年未将税款交于朝廷,若是投奔于他,他日阿滋卡出高价买我人头,只怕他能亲手砍了寡人的脑袋,卖于阿滋卡。”
“那西凉候白氏一族随高祖征战有建国之功,一直以来忠心耿耿,白路虽死,白寒子承父业,忠臣之名名满天下,又深受西凉百姓爱戴,况且他的勇武不在陆毅之下,若得他相助,塑儿何愁大业不成?”
西凤懵懂的点了点头,白寒之名她也经常听人提及。
西凉西匈奴交界,匈奴被打得溃不成军,落荒而逃,高高飘扬的匈奴旗被一刀斩断,兵败如山倒,匈奴大将耶拉连忙撤军。
但西凉铁骑却穷追不舍,只见一潇逸青年正紧随其后,两侧的铁骑浩浩荡荡,势如破竹。
耶拉看着后面的少年,眼里尽是恐惧,他三万匈奴大军来时浩浩荡荡,走时已成落花流水,都是拜此少年所赐。
大军折损过半,士气低落。
士兵丢盔弃甲,四处逃窜,高一点的官还有马骑,普通士兵只能拼了命的奔跑,因为一旦被西凉铁骑追上,迎接他们的只有死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