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塑晋小说酷笔记()”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百四十章规划
最近甬东所有的人都喜笑颜开,甬东的人口正在日渐增多,短短三年又增加了五万人。
人口增多意味着甬东各处的工地都能快速修建,甬东没有什么贱户之说,只要劳动便能够赚到工钱。
人口增多甬东日渐繁华的同时,这十五万张口都要吃饭,茶坊和成衣坊望江楼这三只下金蛋的鸡依然日进斗金但是依然供不起甬东。
在陈水儿没有返回之前,甬东的钱财已经有些乏力。
嵇藩、闵鸿、陈翁、刘虎威、吕匠、余通、晁晃、陈水儿加上如今的岳山,这算是司马安现在的核心班底了。
如今所有人都聚集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商讨下一步的发展,如今的甬东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蓬勃发展,这也算是一个内部会议。
“这一次水儿出海与各国通商,费时一年半,小郎我和老岳做了一个统计,您知道咱们这一次受益多少吗?”
余通在建康城的生意就做的很大,如果是几千万钱的话是绝对不可能这样激动的。
“一万万钱?”
陈水儿从甬东花费近四百万钱凑集了八船货物南下出海,这八船货物到达东洋南洋诸国以后赚了一大笔,又载满海外的货物返回,这批货物买给了江左贵族和豪商又是一大笔,一万万钱总该是有的。
“岂止,岂止”余通摇摇头。
“好了,你就不要打哑谜了”
“共计两万万一千九百五十万钱!”
“这么多?”就连司马安也有些吃惊。
同时震惊的还有在座的其他几个人,都知道这一次海上贸易获益很多,但是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吓了一大跳。
“多少?两万万?”或许是陈翁觉得自己年老眼花耳背,又确认了一下。
“那我得跑多少海航”
刘虎威用海船引渡流民南下,这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每个月都有上百万钱的进账,但是相比陈水儿就有些望尘莫及了。
“小郎,你可知道太康二年大晋的赋税?”嵇藩问道。
“不知道”
太康二年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他要是知道就奇怪了。
“一万万九千八百七十余万钱”
“太康年可是大晋唯一的盛世,而且那是十九州所有的赋税总和,居然没有甬东弹丸之地一次海上贸易的钱多”闵鸿也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这算什么,这一次海上贸易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现如今甬东除了老刘的海船外这两年又新造了十艘,在下一次出航之前起码能有十八艘海船”
“二十艘,老头子我就是不眠不休的赶工也要给他凑够二十艘”
吕匠一直都在负责造船厂,整个甬东不过十五万人,足足有四千各种匠户在造海船。
“今天找大家来就是商量如何分配这一笔款项的问题”
司马安问完以后,并没有什么人搭话,所有人都很清楚这笔钱算起来是司马安赚的,他们并没有分配权。
“我就是一个甩手掌柜只负责想办法赚钱,您几位都是甬东的核心,我希望你们可以畅所欲言”司马安说道。
“既然这样,那老夫就先说一下吧,甬东不断吸引北方的流民入驻人口在逐日增多,太平府书院需要一大笔钱来扩建学堂”嵇藩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