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风回到家,第二天没有骑车,而是和父母到景点转了一圈。
比赛时间在7月份,已在暑假。父母对杨风参加比赛没有反对。父母都是温暖之人,不求大富大贵,只求简单快乐。他们或许只是单纯的支持儿子的事情;也可能是见到杨风拿了一次亚军两次冠军,也想知道杨风的自行车道路能走多远。
杨风正式通知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接受邀请。
至今为止,杨风共参加了三场比赛,都获得了奖金。第一场本地比赛第二名,奖金2000元,买二手室内功率骑行台,用完了;第二场北铜县的绕圈赛,获得冠军,奖金2000元,请车友吃饭加升级自行车的一些零件,也用完了;第三场,大仁山爬坡赛,冠军,奖金5000元,除去来回食宿花费,剩4000多,杨风也有计划用完。
杨风的比赛用车是铝合金公路车,过年的时候用2000多块压岁钱把一对轮子换成超轻的铝轮。
这次打算把车架升级为碳纤维,经多方了解,4000多块只够买普通的低端碳纤维车架,干脆先不买。
杨风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装功率计。
发信息给于荆炎,咨询哪个品牌的好用。
于荆炎回复"千万不要买。"
"???"杨风打了几个问号过去。
杨风有点疑惑,功率计是自行车手必须要装的设备,可于荊炎叫自己不要买。
"什么设备和器材都不要买,以后自然有赞助商找你。"于荊炎回复杨风。
"现在业余届除了比赛奖金高之外,自行车相关行业的品牌方对业余车手的赞助力度很高。"于荊炎继续科普。
与于荆炎聊了几个小时,杨风总算弄明白了国内自行车圈的现状。
自行车运动员分为三种,业余自行车运动员,专业自行车运动员和职业自行车运动员。专业自行车运动员就是代表政府参加各级比赛的运动员,比如国内的自行车锦标赛,全运会,奥运会等比赛。职业自行车运动员指在世巡赛车队尖,洲际车队效力的车手。
由于国内顶尖职业车队稀少和专业队的体制特性,职业车手和专业车手受到的关注度不高。
反而近几年业余赛事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一年下来,全国至少有几千场业余赛。参加业余赛事的低要求,让越来越多自行车爱好者可以参与其中。
业余车手的竞技水平也迅速的提升,很多业余大神拥有圈内较高的知名度和众多粉丝。业内的营销资源也倾向于业余方向。
就拿将要举办的的桂区颠锋爬坡赛来说,会吸引大量区内的自行车爱好者关注,也吸引众多品牌方的赞助。区内唯一的专业业余车队幻彩车队就接受了六个品牌的赞助。
杨风战胜了业余界有名的爬坡手梁呈崇和伍飞云,爬坡实力已经在国内业余届前十几名,只要多参加各种赛事,多拿几次冠军,自然不用愁设备。
于荊炎建议杨风利用暑假的时间多参加比赛,不少业余赛车手几天一场比赛,不停的收割奖金,不是参加比赛,就是在参加比赛的路上。
最主要的是,可以以赛代练,更容易挑战极限,突破瓶颈。
……
随着爬坡王比赛名单发布,骑行圈对比赛的讨论多了起来。
南宁的骑行爱好者之家几位骑友做了一个实力十强榜,迅速的在区内各骑行群流传。
第六届广西男子爬坡王实力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