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天在瀛洲岛为两个新收的弟子讲道的时候,人族的足迹也逐渐的从最初的首阳山脉向着四方扩展。最东面的一个新生部落甚至已经扩展到了东海边上。在整个洪荒大陆的东方,人族的足迹也已经屡见不鲜。
有一天,首阳山上人族的部落来了一位老人。白发白袍,一缕长髯垂至胸前。举止间隐见仙风道骨。走到部落跟前的时候白色的长袍忽然变得脏乱,雪白的须发也变得凌乱不堪,红润的面色也变得蜡黄,挺直的脊背也刹那间化作佝偻。这一番变化,刹那间就由一个出世高人形象变成了一个落难逃荒之人。
这老者正是三清之一的老子。自从女娲证道成圣之后老子就感到自己成圣的机缘临近了,却偏偏摸不着抓摸不到。饶是一向淡然的老子也因此感到有些心烦意乱。
无奈之下决定出关游历一下洪荒,看看能不能找寻到自己的机缘。想到女娲因造人而成圣,就决定先往那人族的领地去查看一番。去看一下这能让女娲因此而成圣的新生种族到底有何玄妙之处。却不曾想,越是靠近人族的领地,老子心中的悸动就越发明显。老子顿时知道这是机缘邻近的现象,看样子自己成圣的机缘就在人族之中了。于是决定化作普通的人族老者模样,去深入感受一下这人族的与众不同!
于是顺利成章的,那部落外出打猎的战士发现了“逃难”至此的老子,并将他带到了部落之中。老子发现,这新生的人族虽然弱小,但智慧却不容小视,举动行止之间都遵循着某种规则。
新生的幼儿和他们的母亲都被专人保护了起来。像老子这般的老人也都不需要在外出打猎,采集。青年们也都有专人训练,将他们尽快培养成合格的战士。这绝不是一个毫无根基的新生种族能考虑到的!
于是经过旁推侧击,老子明白了。这些东西都是“圣师”交给他们的。
圣师说:婴儿和孕妇是部落兴盛的根基,需要重点保护。有了他们人族才有未来。
老人们都曾为整个人族奋斗,战斗过。因此他们有资格得到所有人族的尊敬,享受所有人族的供养。
老子还了解到,这个圣师还指导他们创造了火焰,衣服和房屋给人族做出了无比重要的贡献。受到所有人族的尊敬。而见过周天的老子却一眼就看出这所谓的“圣师”就是当初紫霄宫与自家老师同排而坐的几人之一,是早已证道混元的强悍人物。于是也随着众多人族一起下拜。
遥远的瀛洲岛,周天忽然有所感应。于是洒然一笑,随后毫不在意。即使是圣人的大礼,周天也绝对有资格承受,别说是现在还未成圣的老子!
老子在人族生活了三十年。三十年间,他像所有的人族老人一样享受着整个人族定期送来的食物和衣物。但即使如此,老子还是受到了绝大多数部落中人的尊敬。他的智慧,他的经验,甚至是他的言语都带给了这些普通人族非常大的进步。
三十年的生活,老子终于确定了人族确实是一个可堪教化的种族。他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成圣机缘所在!
不立教,不成圣!
于是老子来到部落中央的露天广场之上,径直登上了只有祭拜天地以及女娲和圣师是才用得到的祭坛。开始了讲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