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我负天下,勿要人负我。
唐国舅也是狠了心,毕竟一个和土匪都能合作得来的皇亲国戚,对于百姓没有那么多的怜悯。
“国舅爷,万万不可,请三思啊!”东海郡领军李常在立即跪下,请求国舅收回成命。
“有何不可?单单一条窝藏朝廷要犯,就是死路一条,这是与朝廷做对!”唐国舅依旧坚持自我,“况且,就这不过百人的小村落,有什么可惋惜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可屠村不是小事,不单单是杀几个人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们可是你的子民啊!”
是的,这种小村落往往是一个小家族的聚集,屠村与屠族无异。
“你要违抗军令吗?”唐国舅掏出御赐的调令,“这个想必李统领不会不认识吧?”
见调令一出,李统领不再劝阻,对他这种掌管军队的人而言,无论对错,命令大于一切。李统领招招手叫来手下:“把所有人都抓来。”他闭着眼,不敢直视任何人的眼睛。
树林中,小王爷还在自责中,不知还如何补过。此时正巧,他看到官兵们将葛家滩的所有人聚集到一起,不由心生疑问。这种事他也是第一次遇见,完全不知道唐国舅想干什么。
只见唐国舅一声令下,几个拿着刀的官兵瞬间冲进人群,砍瓜切菜一般,屠戮了一百多号人。
小王爷呆呆的望着村中央,一地的尸体,说不出话来,眼泪却止不住的留下来:“为什么?他不是皇亲国戚吗?他不爱自己的人民吗?为什么?”虽说他也是杀过人,可是那也是作恶多端之人,死有余辜。而如此放肆屠戮百姓,他不理解,也不会理解。想着想着,他双手紧握着拳头瑟瑟发抖。
“小王爷,国舅与王爷本就不是一路人。朝堂之上容不得两位权位极高的存在,所以他们的做法都会很极端。我们是誓死追随王爷的人,如果今天的事是王爷所为,我们……也会服从的。不过,我们相信王爷的大义之举,不过如此残忍。您是王爷的接班人,是我们的少主,如果你真的恨,那就努力成长,成长到足以传承王爷的一切,包括我们,到那时,你才有拯救他们的力量。小王爷,恕小的多嘴,您现在还是太年轻,需要更多的磨练,每一个登上顶峰的人都是踩着无数的头颅才爬上去的,需要足够坚硬的心,才能保护住你所设想的一切。”那一百多人的统领想要安慰小王爷,可是这种事说不定以后还要遇到很多次,多到足以让人麻木,可是他没办法,为了改变这一切只能忍耐。
小王爷终于冷静下来:“那,以马统领之见,我该如何做?”
“首先,通缉令的目的是为了活捉,审问,量刑,以告天下,如今张绝尘生死不明,唐国舅又伤的不轻,所以他不会会京都,应该会暂时在东海郡养伤;其次,屠村之事他也一定会向皇上禀报,祈求皇上帮他把事情压一压,虽说村民有窝藏之嫌,但不至于屠村,而他现在一定会亲笔书信,派人尽快送到皇上手里,等待皇上预处理,所以我们只需在近道埋伏,截住密信即可,回去禀报王爷,将功补过。”
“马统领不亏跟随父王多年,经验丰富,想的就是周到,看来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小王爷过奖了,我们是否要事先埋伏?”
“传下去,从后往前慢慢撤退,无论速度如何,莫要暴露行踪。撤退之后埋伏于通往京都的主要道路,一经发现唐国舅的传密使,先抓住再说,如有反抗,格杀勿论。”小王爷也坚定起来,决心要与唐国舅斗一斗。
果不其然,唐国舅果然找要来纸笔,亲自书信一封,派一小队人秘密押送密信,前往京都。
唐国舅之前与张绝尘决战透支不少,只是他也没想到结局如此戏剧化。不出所料,他决定要在东海郡养伤,只是一封书信打乱了他的计划。
“吾儿应天看来在南华郡并不得意,还要老夫亲自出马才行。”唐国舅看着小国舅寄来的信,“推脱?皇帝的御旨也敢推脱吗?这南华郡果然不简单。”
小国舅本是让皇帝赐婚,女方正是南华宗年轻一辈最耀眼的弟子慕尘。南华宗自然是不情愿,只是现在的南华宗不得不隐瞒南蛮之地的情况,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就一直托着不予理睬。无奈之下,小国舅只好向父亲求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