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帝告言:“以此寄托之法,汝等当知,有邪神曾寄托于凡夫之躯,借他人之元气延自我之命元,更有甚者,夺舍于他人,如此之人孽缘深重,暂得是福,而祸长远。”
红光神言:“我等众神不敢如此行事,请水帝宣说其中利害,使不明者明之,亦减损人之损害。”
水帝叹道:“红光善神,福利无边,我今宣说,如此寄托之法,不当以人体为修行,更不当寄托于有识之体中修行。
一体一灵识才是正道,如此才是天道,若不如此,即是逆天,逆天者比之逆父母者更甚;然而尚有夺舍之辈,如此之辈更不明是非,自损其道行,可怜可叹。
我教汝等寄托树木、山石灵脉之中,以天地元气、日月精华淬炼自我元身,如此是汝等修行神明超脱之道。
阴魂修行,可以借人之念力、愿力增益其神力,而不能解悟其心,若心中清明境界不足,则自损自害而已。
若汝等神明修行,不当以其他有灵识之体为寄托,盖因其他有灵识之体,自身元气只有自用,汝等虽然寄托其中,假借其元气,实际非汝等自我之得,汝等以其人之业力沾染自身而已。
更有甚者,夺舍其人,若夺宅舍,是强夺他人修行之地;若和合他人之元灵,则是汝等以一人之力,要修行二人之行业因缘,业尽才的解脱,实不可取。
是故,我告知汝等,宁可元身散灭而心识流转,亦不可夺舍从事,盖其业缘深重难说,汝等谨记方是。”
红光神拜谢道:“多谢水帝,敢问还有第二种法是什么呢?”
水帝言:“第二种法,即是转世人中,从人中修行,汝等当于男女和合时,感应其事,若有因缘,汝等即可入于胚胎之中,此是第二种法。
仙人菩萨多以此法转世修行,或化身而来,汝等不应贪着生命,心若无碍,转世修行才是正道。龙、鬼、神三类,此身限制障碍,业缘深重,成就超脱者少,汝等若生正见,必然明知其中因缘,我已略说,汝等谨记。”
红光神拜谢,西王母出言:“水帝,神明修行已经分说,神族乃及人等修行之法,可略说修行缘由,我等乐听宣说。”
水帝笑言:“善哉,王母,我当分说神族修行乃及人族修行之别属,神族生具神通,或大或小,乃系前生之福德因缘。今生若不修悟自心,虽然修证仙道,亦有厄难不过,或者死后为神,或者死后轮转迷昧。
神族修行甚为容易,然而其智慧功德不足,少有慧根感悟,唯有人族,智慧功德足够,然而福德亦然相称,虽然人族因福缘微薄,不能具备神通,然而却是修证最为恰当之辈。
天界众人等,寿命悠长难测,生到天界,享受其中乐趣,自忘艰苦修行之心,纵经百劫千劫,寿命终究有尽,命尽轮转,不是超脱之道。
然而地狱之地,更不容说,一堕其中,千劫万劫难以出离,纵然休息尚且不得,更何况修行证悟?
唯有人族,福德功德必备,然而三毒六欲熏心,横生无明,使人心迷昧,纵然天仙菩萨在其面前亦不能知不能见。纵然听闻上乘道法,亦不能悟,不能解,是故人族修行,重在明自心物欲,而澄净其心秽垢,现出元神纯净,方入虚无门径。
生在人中,若能正解修行,超脱之期,指日可待,是故众等修行,应重视人间,人间之中出仙人多,别界之中,纵然神通之辈远胜人间,而人间却是一切境界之根本。”
西王母又言道:“水帝,我尝听闻有人言说,修福升天,天上享福,享足再在天界修证,如是言说甚为可笑,你可为大众演说,教人明知其中因缘。”
水帝笑言:“如是如是,甚为可笑,譬如一重天人,身高二十里,日月轮转轮度与人间比例一同,然而时间比度,与人身长短,比度一同。
其中城池门墙,皆高数十里,若以凡人、神族而言,甚为宽大,而在其国土中,与人间感官觉知,无有不同。
众人以为其中黄金美玉无数珍贵,而其人却视之若凡人看似砖瓦,天界之中人民不须劳作即得饮食,此皆是其人福德因缘所致,无他因缘。
天人、阿修罗、魔族等无大小便,更无唾液,第一重天人,.ansh.co四十里长的衣服才重一两,阿修罗身高四十里,衣服才重半两,魔族身高一千二百八十里,衣服重一钱半。
汝等以为各界各族人民是一般模样吗?不是这样的,各界自有境界,所谓境界即是结界,譬如水中游鱼,都在大海中,然而却有重重分层,不同鱼类生活不同,各不相扰。
汝等生在人间,即是人间人,汝等受人间教化,自然明知人间道理,若汝等是天界人,所行所谓,自然是天界人之言语行为。
不同族类,行为不同,汝等不可心生于分别,如此分别轻重,即生颠倒见识,因何生颠倒?汝等若无贪求之欲好,自然不分别如此,自然不在意如此,自然安住汝等心地乃及身地,自然安乐修行。
汝等若以为自己不及天界云云,生如此之念,即是执著外物,不认自心真谛,汝等当善思念:天界人等因福力,地狱众生因罪业,人间乃及六道转,跳出束缚即超然!”
西王母也唱道:“安住此心即生乐,何必天界他处得?若人知足不争斗,自然无欲凌霄阁!”
白帝也附和道:“忘却高下及胜负,何必管他是哪族,看他心性与行为,若无德性道异途!”
红光神也言道:“无上大道无类属,修行却有正邪路,正道利他善修行,邪道伤人自招苦!”
众仙家神明拜谢水帝及西王母等,水帝在西昆仑一个月离开,去第八个方向,西北方大雪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