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中有云,欲擒故纵。
明军城寨眼下固然危机,但是战争同样是一场赌博,若是朱权此时便尽起大军前往援助大宁前卫的话,不提朱权麾下这些经历两次大战以及奔波多日的军队能够发挥多少战斗力。
单单是城寨之外全部都是一片平地,朱权麾下大多都是步兵,在平地之上用步兵攻击北元骑兵,几乎等于是在用自己的短处攻击敌人的长处。
朱权眼下这幅姿态何尝不是在迷惑元军。
他要让元军看到眼下明军已经无力再战,更不可能去援助大宁前卫,等到元军松懈之后,再寻找战机!
......................................
撒叉河以北打得如火如荼,而一河之隔的撒叉河以南,同样是战云密布。
撒叉河南部,北元大将额合格率领一万一千人马与大宁中卫的刘占对峙,因兵力上的优势,除了分出兵马监视大宁中卫之外,额合格还命令麾下的军队四处出击,使得撒叉河以南几乎被这些北元鞑虏肆掠成了白地。
对于这些,刘占只能是有心无力。
明军之中步兵居多,尽管明军之中拥有着优势的火器,但是额合格根本不与刘占正面对攻。
换而言之,额合格仅仅是在大宁中卫之外摆出了六千人的威胁力量,这六千人并不进攻大宁中卫,仅仅是在一旁威慑。
在这种策略之下,老成的刘占并没有冒进,虽说是保存了大宁中卫的力量,但是与此同时,南下的通道已经被元军掐断。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龚合率领大宁都司五卫大军出边方才得以改变。
五卫大军,余丁不算,单单是旗军便有两万余人之多,虽然五卫之中步兵占了大部,但是足以让额合格感到棘手不已。
额合格派出六千大军牵制大宁中卫,但是与此同时,这六千大军何尝不是在被大宁中卫牵制住了。
若是额合格想要全力对付龚合所部,那么他势必要抽调与大宁中卫对峙的大军,但是这样一来,察觉的大宁中卫难保不会与龚合大军遥相呼应,两部夹击额合格所部。
正当额合格得知龚合所部北上,而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配属在他麾下的千夫长苏格勒阿提出了一个建议。
“万夫长大人,我部一万一千人,其中骑兵有七千人,既如此,我军便拥有了机动兵力的优势,明国来援大军虽有三万人,但其中骑兵不多,因此行军速度缓慢,再加上数万大军对粮草的需求甚大,其部固然携带了大量的粮草,但想来还是需要依靠南面的补给!
因此,不如末将率领一千骑兵南下袭扰其军粮道,与此同时,万夫长大人留步兵与大宁中卫对峙,其余骑兵则如狼群一般攻击南来明军!
时间拖得越久,实际上对我军越有利!”
苏格勒阿的话给额合格很是提了一个醒。
所谓狼群作战,便是将明军之中小部队引诱出来然后加以歼灭,固然一次围歼不定能取得多大的战果,但是积少成多。
从龚合所部目前的位置到撒叉河,虽然只有三百里,快马的话只需要两天一夜便能够赶到,但是别忘了龚合所部乃是步兵居多,同时携带了大量的粮草辎重。
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来说,正常情况之下,步兵一日不过也就只能行六十到八十里。
而有了苏格勒阿部和额合格部的时时袭扰,说不得明军的行军速度会更慢。
当初乌日兰让额合格所部南下撒叉河的任务便是阻扰明军援军,尽可能的为元军争取时间。
这样一来的话,在额合格想来,只要能够拖住明军半个月的时间,那么便代表了自己的胜利。
“嗯,苏格勒阿,就按照你说的办!虽然这几日,乌日兰大帅并没有与我军联系,但是料想大帅集结重兵之下,定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我军若是能够拖住明军半个月的功夫,那么定是大功一件!”
说着,额合格与苏格勒阿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行进在草原之上,龚合的目光一片深沉。
正如苏格勒阿所说的一般,离开新城卫地界之后,明军的行军速度并不快,一日也就行六十里。
除了军中步兵较多,同时携带了大量的辎重之外,新城卫以北出现元军骑兵的消息也是主要的原因。
毕竟关内作战与关外作战不同,纵然朵颜三卫已经归顺了大明,但是对于龚合来说,朵颜三卫的领土便不能与关内的大明国土相提并论。
在这片土地之上,元军随时有可能出现,高度戒备之下,明军速度能快才是怪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