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权微笑着拒绝了朱植的好意之后,只看到一个人影走到了朱权的身前。
“哈哈,十七弟,还真别说,你穿上这身王服真有个样子,日后到了北边可要和你四哥好好的亲近亲近!”
听到来人的声音,顿时朱权的脸色变得有些不自然,但是随即,朱权压制住了自己心中异样的情绪,面露笑容的对来人说道:
“见过四哥,十七弟好久不见四哥,甚是想念,日后到了北边定和四哥多走动走动!”
说着,朱权站起身来对来人抱了抱拳。
此人正是朱权的四哥,同时也是大明的燕王—朱棣。
除夕谨身殿大宴,各路边王也都奉召进京,不光朱棣来了,秦王、晋王此刻也都在这谨身殿之中。
“那是,不过小十七你放心,日后到了北边,谁要是欺负了你,尽管和四哥说,四哥定给你出气!”
“这倒是不用了,大宁兵马众多,那些蒙元余孽弟自能收拾了,再者说不是还有十五哥和十七弟了么,我们兄弟联手自然不惧蒙元余孽!”
朱权对着朱棣微笑着说道。
朱权说完之后,坐在他两侧的朱植和朱橞也是开口说道:
“自然,我们兄弟三人自然团结一致,定不让蒙元余孽有逞凶之机!”
看到朱植和朱橞为朱权帮腔,朱棣的目光顿时为之一变。
别看眼下朱棣面前的这三个弟弟好似人畜无害,但是一旦就藩,三人麾下大军可是超过了十万,从所属兵马上来说,将会一跃超过朱棣所率的军队。
而特别是朱植,只见他说话的同时,看向朱棣的目光之中还充满着敌意。
不过朱棣不愧是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明成祖,尽管他此时被三个兄弟呛的好似下不来台面,不过他还是哈哈一笑掩饰过了自己的尴尬,然后笑着说道:
“三位弟弟果然是人中豪杰,这样也好,四哥身上的担子也要轻松不少啊!”
尽管发生在兄弟四人之间的对话持续之间并不长,但是很显然四位亲王之间的对话还是引起了大殿之中不少人的注意。
特别是当这些人看到朱权三兄弟在面对朱棣的时候态度趋于一致更是引起了一片窃窃私语。
杨妃和朱权在**之中的好人缘就连不少朝堂之上的大臣们都是听闻的,只不过这些大人们没有想到的是,朱权不动声色之间居然团结了好几位藩王,如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现象啊!
“徐公,这位十七殿下,可真是锋芒毕露啊!谷王、卫王、再加上宁王,日后,这大明北部的屏障看来是要换人了!”
“常公,十七殿下如此英气勃勃实在是大明之幸!我等做臣子的还是不要妄议便是”
谨身殿之中仅次于亲王皇子的勋贵区域,正有两人在窃窃私语。
其中,被称为徐公的正是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达长子徐辉祖,洪武十七年,徐达病死之后,洪武二十一年徐辉祖袭爵魏国公。
而被徐辉祖称为常公的正是开国公常遇春次子常升,其与徐辉祖同年袭爵。
因明朝开国元勋之中,武将之中以徐达和常遇春为最,因此在徐辉祖和常升袭爵之后,每逢正式场合,两人的位置定在功勋之最前。
“对了,十七弟,你弄走大宁两卫哥哥就不说什么了,毕竟那是你的封地,但是就连朵颜三卫你都抢走,可就太不给你四哥面子了,日后四哥少不得还要教导你一番啊!”
朱棣俯下身子轻轻的在朱权耳边说道。
说完,不等朱权反应,朱棣哈哈大笑着拍了拍朱权的肩膀然后走回了自己的位置,看着朱棣的背影,朱权紧紧的握住了自己的拳头。
午时二刻,谨身殿外响起了大乐。
听到大乐声,就连殿内已经坐下的大臣们也都纷纷起身走出了殿外。
在一队太监宫人的簇拥之下,洪武帝头戴十二章旒冕,身着玄色礼服走到了谨身殿外围,除了衣服上的图案和颜色之外,洪武帝身上的礼服倒是和亲王礼服并没有太大区别。
尽管已经是六十四岁的老人了,但是洪武帝走动的步伐依然坚定,甚至令人感觉到一种无可抵挡的威势。
随着洪武帝迈动步伐,他两侧的官吏们纷纷跪拜了下去,站在殿内的朱权向着殿外张望,精神上有些紧张了起来。
这才是一国皇帝的威势!这才是天下至尊的风采!
↑返回顶部↑